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时代楷模

大地上的信仰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9日


大地上的信仰


——追记“红色理论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

景凤鸣


 

 

 

 

 

  

人生的动力源

耳顺之年再出发

  1986年,郑德荣先生年满六十岁。从校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按说可以稍事休整,甚至好好地享受生活了。

  这一点有充分理由。那时他从事马列主义研究已三十四个寒暑。1964年作为吉林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选调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持《中共党史大事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编写。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已经出版,作为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修订本由中央办公厅为政治局委员配发,并获教育部颁发马克思主义研究奖项。其它理论著述同样堪称厚重,许多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都曾留下郑德荣的忙碌身影。总之,这位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学子、资深学者,凭借理想、勤奋、毅力、进取,在理论研究和资政育人方面,已颇具影响力。

  可身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育人者,赋闲从来不是他的风格,所谓休整更是无从谈起。作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首批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他更要孜孜以求,持续奋斗,传道授业。

  年逾六十的郑德荣觉着,一股劲头在身体内流淌,一份饱含激情的规划在胸中铺展。他甚至豪迈地宣布了思虑已久的计划:要以六十岁为学术生涯的新起点,用十年时间,培养十个博士生,出版十部专著。真所谓器大者声必鋐,志高者意必远。

  这样的目标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原来就够累够忙的他,现在要更累更忙;原来效率就高的他,现在效率要更高……如此满怀激情、时不我待,看不出他年已花甲,而只想到一个人的中年辉煌,更令人想起那句明确、有力量的话: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听懂他的人向他点头,欣赏他的人向他报以微笑。他对自己也报以微笑:这样就对路了,是得这样,得是这样。有这样的计划,才合他的一腔宏愿,这才是一个同事们赞许、社会上认可、学生们期盼、他自己允许的郑德荣。

  若继续问,年已六旬,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保持着如此的激情?郑德荣先生不说,同事们也都知道。那是信仰的力量,那是他的动力之源。

  此时他满怀雄心壮志,精力更加集中,研究与教学更加心无旁骛,他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似进入快车道。

  让我们翻开《郑德荣同志学术年表》,从1986年起的第一个十年,择其一二,进行简单摘记:《中国革命史纲》《毛泽东思想概论》《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启迪》《马克思主义百科辞典》《毛泽东思想发展史》《毛泽东思想论纲》……项目、著作、论文、博士培养,我们无以统计他的凝神思考,他的奋笔疾书,他的透彻发言,他对于学子的谆谆告诫、引路导航,但我们能看到每一项成果背后,一位学术专家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对党史研究的思考。

  让我们继续通过一份学术年表,浏览郑德荣先生的七十岁至八十岁,他的又一个十年。《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级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奠基人》《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内涵及重大意义》……九十年代以后,他着力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我们看到他关注的密度,思考的集中度与深度,看到一个学术体系逐渐形成。

  让我们翻阅郑德荣六十岁后的第三个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探析》《共产国际与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最终确立》《新中国诞生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与中国发展道路》《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生命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与联系》……我们看到,郑德荣先生此时进入理论研究、传播、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人生高峰。探索与使命,责任与践行……那是一种充满艰辛又十分惬意的状态,包含着时不我待的迫切,包含着艰苦的理论探索得到公认的畅快,包含着树立雄心壮志后的严于律己、坚持不懈,包含着勇攀高峰的卓越品质。

  十年,每一个十年,如同帧帧册页,都展现出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道路上执着前行的书写者形象。

  温暖的传道人

  “九〇后”依然上讲台

  2016年,郑德荣先生年满九十岁。

  八十岁到九十岁,他在耄耋之年不但没有放缓研究节奏,反而每年都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以高质量的文章参会,持续创新,承担国家课题,不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吉林省委组织部部署党员在手机上注册新时代e支部,郑德荣第一时间让博士生帮他在手机上注册,并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核对自己的信息。还向支部其他同志介绍经验:e支部的五大板块都要浏览,党建信息尤其丰富,我们又多了一个资料库。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一个月里,郑先生为学生作了两场宣讲。

  这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九〇后”,这个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这个可亲可敬的老长辈,这个比学生们的爷爷还大、资历还深的老师,在众人心目中,已成了学校之宝、行业之宝、战线之宝,令人尊敬呵护的“宝”。

  而他依然带着他的博士生,将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他连续发表了关于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特征等内容的高水平论文十余篇。

  有多少人在九十岁如郑德荣先生这样,依然精神抖擞、豪情万丈地扬帆前行?

  在参加工作的六十七年里,他始终如一,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倾力研究毛泽东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他把党的需要作为自己事业的选择,他的学术生涯始终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向同行。

  他时刻关注社会思潮和理论动态,时刻牢记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在关键的问题上,郑德荣分外敏感,力求做到理论上精准发声。

  东北师大党委书记杨晓慧说,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作出正确决定。但后来社会上特别是学术界仍有个别人散布声音制造思想混乱。凭借高度的政治敏锐和责任感,郑德荣先生发表一系列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坚决维护党中央的决定和权威。

  八十年代,身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航人,以高度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担当,郑德荣先生带领同事们成立全国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他们着眼长期、旗帜鲜明、客观全面地研究毛泽东思想,深度阐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进一步开展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化研究。研究所曾在教育部直属院校一百四十七个社科研究机构评估中名列第一。他不仅为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根基,也履行了一名党史学家的责任。

  身为理论家,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学术修养,以丝丝入扣、入脑入心的理论阐释,积极著文、参会、宣讲,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和中央政策,回应社会关切,在理论界、社会、学校、青年学子中间,在社会更广泛的人群中间,吹响思想的号角,发出理论的强音。他坚信,这是一名党史专家,不,是任何一名党史工作者的义务,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天职。

  有一件事让东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延印象深刻。去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大闭幕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接到郑德荣先生的电话,对如何更快更好地宣传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提出了具体建议,并主动请缨,要为全校师生作一场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报告。言语中充满了对新时代的振奋和喜悦。更令人感动的是,也在这一年,九十多岁的郑德荣先生组织团队申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几番论证,数易其稿,郑德荣先生每次都在学生的搀扶下到会,并全程主持研讨。

  本科生们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生们想请他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行动不方便的他就把同学们请到家里,在客厅里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详细讲解。学生们含泪回忆,只要请老人家做辅导,他从不拒绝,不管多疲惫,只要登上讲台,他就异常兴奋,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学生深切的爱。每次报告结束,郑德荣先生都和他们握手,理想、信念、知识、情感就在这样紧握的瞬间,温暖地传递着。

  忠诚的思想者

  与党同心同行

  是的,我们确已没有机会再见郑德荣老师,但我们分明看到他的生活范围、探索轨迹、专业思考、理论建树,看到一位著名的学科奠基人在具体研究中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在科学理论上的超前洞察与准确把握,在简朴生活中的极致追求。他印证了我们关于信仰的思考,关于忠诚的感悟,虽然未必充分,但我们一定深切地感知到了他,哪怕只是瞬间。校园里,那些他们为之自豪、难以忘怀的朝夕相处,多年为友、为同事、为师生的回忆;那些一起走过的,一起聆听的关于这个国家进步的、奋进的足音,都已融汇进他们的理论著述中,融汇进以郑德荣老师为学术支撑的整个学术团队的灵魂深处。哪怕郑德荣先生已经离开了他们,但他在他们的记忆里依然会迎面走来,爽朗地招呼遇见的同事、学生,笑容可掬地站在校园路上、草坪边、杨柳树下……交流学术见解,询问最近的研究项目,关心学子的成长。然后转身继续投入到共同的工作中。这种散点的、随兴的、形散神聚的回忆,会越来越成为温馨的、让人珍存的记忆场景。

  哲人已逝,风范永存。东北师大简单宽敞的净月校区,壮树成荫的自由大路校区,各类追思会、座谈会正在举行。

  许多学者追述故事。

  政法学院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几次讨论后,有的老师就不耐烦了,认为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国外大学这个学科发展得很成熟,找几个培养方案翻译过来稍加改动就行了。认知需要纠偏,平时和蔼可亲的郑德荣此时态度鲜明。他说,借鉴国外大学的有益经验,这没异议。但中国的高校是共产党领导的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一定要坚持。就我们学院而言,不仅政治学、法学、中共党史等学科专业有鲜明的政治性,新增的公共管理专业,政治性同样要鲜明,因为是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管理人才。这一定要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

  2008年7月,如今已任学校社会科学处长的王占仁陪同老师郑德荣去湖南湘潭参加“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王占仁说,已提交的论文,从建党、建军、建国、建制四个方面总结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观点以及体例已得到著名党史学家的肯定和赞誉,郑德荣也准备按着惯例,在大会上宣读。及至会议发言时一名学者提出,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关系?这引起郑德荣的沉思。针对这一观点,他认为有必要从学理上做出回应。于是他决定不再使用已经准备好的讲稿,而是重新整理,专门就这一问题做出说明。

  时值酷暑,已是八十三岁高龄的郑德荣先生利用中午歇息时间重新撰写大会发言提纲,着重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鲜明的观点,有力的论证,得到与会学者认同。发言刚结束,某著名学术期刊主编就走过来说,郑老师,您讲的观点能不能整理出来,发表在我们刊物上?

  王占仁至今记得,离开湘潭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师生俩来到毛泽东雕像前,献上鲜花,伫立良久。郑德荣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参加学术会议,要虚心地接受各种学术观点,但也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关键时刻要敢于发声,表达观点。王占仁说,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份责任担当、与党同向同行的坚定信念,他体会尤深。

  在教学工作中,郑德荣老师特别重视培育思想根基。有同学回忆道,第一次去老师家,他好奇地想,老师第一堂课会讲什么呢?老师研究党史,会不会从党的创立、一大的召开开始讲起呢?出乎意料的是,郑德荣并没有直接讲专业,而是聊天,问学生们是怎么看待党史专业的,为什么选这个方向,将来有什么打算。郑德荣说,我们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今天入了这个门,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这样的观点,郑德荣不仅对学生讲,也对老师们讲,对周边的人讲。经常接触郑德荣的同事们都知道,先生有个永久牌与飞鸽牌的论断,非常形象。他说,我们做教师的,尤其是文科教师,无论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还是资政建言,都要做永久牌,就是持之以恒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不要做飞鸽牌,不能当墙头草。他常说,你讲的东西,首先自己要信,如果你自己都不信,谁还能信?

  第一堂课不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进行深刻、精辟的思想政治教育。郑德荣教授把立德树人贯穿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做到在党言党、在马言马,坚贞不渝、矢志不移。

  繁茂的常青树

  真理之声弥远

  2018年5月2日上午,到医院探望郑老师的两拨学生刚走,郑德荣拉着三儿子郑晓亮的手,艰难地说,我困了,要睡一会儿。郑晓亮下意识地看表,刚好10点。这一睡,郑德荣再没醒过来。5月3日早7点12分,他永远离开了,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事业。

  郑德荣走了,但人们不能忘记,就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身体已极度虚弱,却还在反复修改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论文。最后一次修改时,听学生读完长达九千字的论文后,他拔掉氧气管,吃力地一个字一个字说出修改意见。后来他几次试着站起来,表示要如期参会,遗憾的是最终没能如愿。

  郑德荣走了,但他的学术研究体系已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常青树。

  回想1986年,郑德荣老师满怀激情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十年,当时有些语惊四座。弹指一挥,三十年过去,郑德荣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的四倍,还发表两百余篇学术论文,先后培养硕士生十四人,博士生四十九人,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五倍。

  那些博士生,目前绝大多数耕耘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沃土上,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骨干。他们像郑德荣先生一样,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犹如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高等院校、党史学界、党政机关等各条战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还记得每逢先生的生日,学生们都会到郑德荣先生的办公室。通常,上午早早的,郑德荣就到了,和他们交流工作上的进展。待与学生们交流完毕,他要讲上两个小时,有时一直讲到中午。一场生日聚会成了理论研讨的沙龙。九十岁生日时,郑德荣先生说,再过五年,我九十五岁时,我和你们一起庆祝党的百年诞辰!

  可是……

  有许多场景,已然成为回忆了。

  他为学生们做西红柿炒鸡蛋,说这是他最拿手的。他身患糖尿病,自己不吃水果,却每次都为前来求教的学生准备好新鲜水果。他每个月都拿出上千元工资资助学生,说他们年轻,收入少,拿去贴补家用。他那么大岁数了,却经常叮嘱学生们注意身体,千万别累坏了……

  同学们说,这些年,每次上班路过老师家,都不由望向师大二教十六栋三楼那个熟悉的窗口。先生在的时候,灯光会一直亮到后半夜。现在再也看不到那明亮的灯光了。但恩师点亮的盏盏明灯,永远亮在心头……

  东北师大二教的小区里,二十摄氏度的气温,空气清爽,不少银发老人在凉亭活动。他们都是郑德荣先生的邻居。他们知道郑德荣先生的许多趣事。这位中等个头、身体微胖、慈眉善目、满面红光的老人家是那样的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关心老伴,爱护子女。每天从南湖大堤上散步归来,郑德荣会走到楼下。他往那里一坐,邻居们就会聚过来。八十来岁的老太太们,七十多岁的兄弟们,听郑德荣讲讲他信的那些个理儿。提起郑德荣,老伙伴们都眼睛湿润了。其中一位大声而响亮地说,郑德荣啊郑德荣,你的这些德,担当得起这个荣。

  在东北师大校园两万五千名学生中,在更广大的学子中,一名值得尊敬的老人,他的胸怀和学识,他为之一生专注的追求以及可歌可敬的奉献,正悄然传播。东北师大党委宣传部长严蔚刚告诉我们,校园剧社正排演一场校园话剧。他们喜欢在舞台上展现他,在生活中学习他,在事业上追逐他。他们心中,这个传奇的老头儿应是这样的:他操着一口本地不在意、外地分不清辽吉黑的东北腔,爽朗大笑着,慈眉善目,面色红润。他的慷慨之声传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