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意见
(2019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动员全省上下坚定信心、肩负使命,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1.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深情关怀和殷殷嘱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的工作,深刻阐明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新时代河南发展进行指路领航、提出重大要求、擘画美好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河南工作的总要求,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突出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等6个方面重点工作;希望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新的更大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总书记3次视察河南、3次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对河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以贯之,与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互贯通,是新时代推动河南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从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到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从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到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从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河南工作的更高期望,展现了人民领袖的真挚情怀。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的重大意义,深刻体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不移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仰,把总书记的肯定鼓励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务实举措,努力创造让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2.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根本保证,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从13个方面精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措施和成效体现到提升治理效能上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1亿多人口的中原大地充分彰显。
3.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河南工作的使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河南省情特征、优势机遇、发展方位作出精辟判断、给予精准指导,为新时代河南发展打开了视野、指明了路径,赋予我们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时代使命。使命就是责任。要深刻认识到,河南地处中原,居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地位,必须自觉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定位,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担负起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重大责任;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必须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担负起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责任;河南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担负起在中原大地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责任;河南有1亿多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人口基数都是大事情,必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担负起努力让亿万中原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责任;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责任;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和中国工农红军重要诞生地之一,河南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必须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担负起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的重大责任;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特殊使命和艰巨任务,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担负起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的重大责任。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扎实实办好河南的事情,在接续奋斗中朝着更加出彩的目标扎实迈进。
4.深刻认识坚定制度自信、提升治理能力对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性基础性作用。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这些年河南发展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保障。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把准方向和路径,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制度机制建设任务上把准重点和方法,以严格的制度和强大执行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一贯到底、见到实效,把贯彻落实中的成功做法及时总结上升到制度层面,一体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抓住用好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开拓河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前,河南发展既有着战略叠加的宝贵机遇,又面临许多困难挑战。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立足当前抓好“六稳”的同时,着眼长远谋势蓄势,找准事关全局的支撑点、突破点、发力点,积蓄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形成经济高质量和社会正能量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
5.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大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创新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打造食品、装备、材料、电子、轻纺等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5G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区块链、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等产业布局。统筹载体提升和企业培育,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深化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布局以新兴产业或国际合作为主的区中园,深入开展企业成长促进行动,培育壮大优势企业群体。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高标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国家与地方、产业与院所“四个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大力引进高水平科研院所,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打造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进龙子湖智慧岛“四岛共建”,加快布局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共享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新增长点,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6.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持续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起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统筹五大振兴,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坚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三链同构”的重要载体,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以企带户、村企共建,把城镇、乡村、农民纳入产业链,创新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大力引导和支持返乡创业,促进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本回流。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紧盯到2020年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三山一滩”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实施攻坚,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整治突出问题,统筹推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持“四个不摘”,探索产业支撑、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造血机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规划对接、政策对接、产业对接、机制对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业、特色农林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支撑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探索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7.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奋力提升基础能力和枢纽地位。坚持互联互通、覆盖广泛、协同高效发展方向,推动基础设施由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航空港为核心、多式联运的郑州国际交通门户枢纽,加快米字形高铁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推进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等项目,完善内畅外通、一体高效的高品质公路网,扩大内河航运能力。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实施电源结构优化、油气安全保供、电网提档升级行动,加快青电入豫、海上LNG入豫等外引型重大能源工程建设,探索多能互补、城乡一体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形成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互联互通互补的水网格局。构建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河南信息集散中心和网络交换枢纽地位。
8.发挥开放通道优势,奋力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聚合提升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优势,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深化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畅通高水平开放通道,做大做强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提升中欧班列(郑州)运贸一体化运营质量,培育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铁公海联运、空陆联运平台。强化“五区联动”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赋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梳理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清单,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对标国际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落实营商环境评价机制,积极承接先进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快物流、金融、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大力吸引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健全战略型、基地型、龙头型重大项目省级统筹推进机制,做到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完善口岸体系,推进通关改革、监管创新和服务能力建设,做大做强口岸经济。
9.发挥城镇化潜力大和人口规模优势,奋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顺应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主要空间形式的新趋势,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打造“中心带动、多点联动、县域支撑、全域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推动形成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制定出台支持洛阳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枢纽经济、产业经济、生态经济、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引导各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变区划边缘为区域枢纽、开放前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制定实施支持县域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规范引导小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发展,建设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面推行城市设计,积极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发挥沿黄地区全省制造中心、科创中心、消费中心和人口集聚优势,大力发展高水平制造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生态型廊道经济,打造黄河流域最具创新力、引领力、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产业带,塑造田园风光与黄河文明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示范样本。
10.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奋力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牢牢把握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之根、中华文化之源、黄河文明中心的地位,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道德追求、人文精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坚定文化自信、铸就精神动力。围绕“中华源·黄河魂”主题,深入挖掘黄河文明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挖掘姓氏文化、黄帝文化、功夫文化、汉字文化、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构筑华夏儿女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统筹推进文化遗产连片整体性传承利用和保护展示,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和一批精品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启动黄河母亲地标复兴,实施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整合文化遗存、峡谷奇观、黄河湿地、地上悬河串珠成链,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治黄水利水工研学之旅,扮靓传承弘扬中华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精品力作,培育壮大影视、出版、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资本等深度融合,叫响“老家河南、出彩中原”品牌。弘扬正能量培育出彩河南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平台,挖掘一批从本部门本单位、从党员干部身边走出来的榜样,引导全省上下争做爱党爱国、敢闯新路、品德高尚、踏实苦干的出彩河南人。唱响主旋律讲好河南故事,全面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和省级技术平台,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展示河南出彩形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和讲思想政治课制度,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守好网络阵地,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1.发挥河南在黄河流域的独特优势,奋力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勇挑重担。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年大计的历史维度认识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千钧分量,加强战略统筹、规划引领、问题研究、组织推进,高起点规划实施沿黄文化生态带建设,谋划建设黄河公园,打造左右岸统筹、山水河林路一体、文化与自然融合、全景贯通的黄河休闲观光绿色长廊,让“黄河揽胜”成为“老家河南”的最靓印记,让“游黄河”成为老百姓最喜欢的选择,让“黄河故事”成为最动人的传播,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出彩河南篇章。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黄河治理的鲜明主题,两者辩证统一,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河南与黄河全流域的关系。黄河河南段处于“豆腐腰”特殊地理位置,沿黄地区发展优势集聚、基础厚实,要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加强省际协作、主动担当作为,坚守黄河安澜这一底线,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沿黄先进制造产业带、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正确处理沿黄地区与全省域的关系。树立“一盘棋”思维,以流域带动省域,统筹推进重大生态保护、水网体系、交通能源和产业体系建设,以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以沿黄地区发展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中原文化繁荣兴盛。正确处理重大国家战略与其他战略的关系。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五区”等国家级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要主动对接、主动融入,自觉在重大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放大战略叠加聚合效应,在深度契合中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三、以党的领导制度为统领,大力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结合起来,切实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12.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完善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深刻认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把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上。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督查问责机制,省级领导牵头、专人负责、专班推进、专件督办,适时开展“回头看”。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全面如实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委和农村、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规定。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完善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深化豫港澳、对台交流合作,做好外事工作,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13.坚持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升华理想信念。建立学习党章、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的长效机制,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党员、团结人民。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制度,建立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运用“五种方式”学习制度,建立健全经常性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机制。大力宣传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构建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具有河南特色的精神图谱。发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作用,讲好鄂豫皖苏区红军诞生地、新县“将军的摇篮”的故事,讲好“28年红旗不倒”“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实施党性教育提升计划,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把红色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党内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全省人民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
14.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机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健全代表联络机制,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党派省委直接向中共河南省委提出意见建议制度,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完善落实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工作,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交友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每年集中解决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业教育攻坚行动,健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豫办学。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建设健康中原,完善健康政策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15.坚持全面依法治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科学立法,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动立改废释工作有效衔接、一体运行。坚持严格执法,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坚持全民守法,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深化“一村(格)一警”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统筹提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清醒认识宗教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巩固宗教治理成果,防松懈、防反弹,在治理思路、治理责任、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基层基础、群众工作等方面推动由治标向治本深化。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提高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金融、社会等各领域风险的能力,加强城乡应急管理和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守住保安全、护稳定的底线。
16.坚持和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健全各级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改进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高质量发展上来。健全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和政策协同,提高规划质量,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总结推广郑煤机经验,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质扩面,引导国有资本以股权投资基金等形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平等放开市场准入,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创造力。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豫商精神,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自主经营权,深入挖掘企业税费、融资、用电用能、物流、制度性交易等降成本空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和运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健全信用法规制度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建设,构建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松绑+激励”措施,完善以科技创新的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行重大创新需求面向省内外揭榜竞标,健全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双向转移的军民融合创新机制。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柔性招才引智机制,办好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涌流汇聚。
17.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清醒认识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南。划定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强美丽河湖建设、生态公园建设、矿山整治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构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生态屏障,建设森林河南。铁心铁面铁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大力推进“三散”治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移动源精细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加强沿黄生态保护,实施河道整治和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完善水沙调控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和防洪减灾应急预警体系,谋划推进桃花峪水库建设,确保黄河安澜。实施黄河流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山洪沟治理、淤地坝建设和水源涵养,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行动,加快沿黄和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湿地公园群建设。实施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节约集约用水,加大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坚持治河、惠民和滩区生态保护相结合,探索通过居民外迁、淤台安置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滩区居民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18.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构建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等干部工作体系,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差异化考核,建立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培养提升机制,健全年轻干部全链条培养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兰考标准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落实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健全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深化以案促改,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倡树“五比五不比”工作导向,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五条措施,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容错纠错和干部澄清保护机制,依纪依法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健全待遇激励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健全党建责任考核与高质量发展考核双向印证、双向促进机制。实施以党建为根本的强基固本工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农村、机关、高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等各领域党组织工作制度,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互联网等党建工作,健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动态排查整顿机制,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健全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城乡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深化拓展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城市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基层,为基层减负增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和长期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贯彻落实。
19.深入学习宣传。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充分运用平时抓紧自学、以会代训领学、进党校高校讲课、沉到基层宣讲、在交流中互学等5种方式,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到基层宣讲,领导干部要到分管领域、联系点和地方宣讲。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组织推动学习宣传贯彻的领导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等形式,集中一段时间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员轮训,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各级宣传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发挥全媒体优势开展网上宣传,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开展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研究,组织宣讲团、用好宣讲平台,开展面向干部群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活动,推动学习贯彻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持续形成学习宣传热潮。
20.推进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持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束缚,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破解新难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要紧盯重点事项,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各领域改革任务,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事项,聚焦影响治理效能的突出矛盾、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障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要鼓励基层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切实增强改革实效。
21.突出领导带头。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自觉对标对表,做到知行合一,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要增强执行制度能力,切实增强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要增强学习实践能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念、增长才干,在常学常新中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步伐。要增强依法治理能力,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坚定走好群众路线,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信任。要增强斗争能力,勇于担责担难担险,在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
22.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制定务实管用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把学习贯彻成果落实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绩上,体现在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的干劲上。要把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制度建设执行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巡视巡察、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宽严失度等问题。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查处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逃避制度监管、不敬畏不遵守不执行制度的现象,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等行为,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