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破解易地扶贫搬迁治理难 稳稳托起新生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2日

  编者按

  近些年来,许多贫困户走出大山,有了城市新家。如何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中,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不高、文明新风难树等新难题?怎样让搬迁群众更好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湖南吉首、贵州开阳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好培训服务、组织联建、协商议事等方式,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引导扶贫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获得新发展。

湖南吉首

“五进小区”优化服务

  为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难题,去年以来,湖南吉首市将“党建进小区、文明创建进小区、‘微改造’进小区、物业管理进小区、网格化管理进小区”的“五进小区”治理方式,向易地搬迁安置区拓展,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

  该市对人口较多、建筑面积较大、示范效应强且已达到党组织设置条件的4个安置区及时设立党支部,按属地管理原则纳入相关乡镇(街道)党(工)委管理,由所在地村(社区)党组织协同管理;对规模较小、未离开原辖区的9个安置区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临时党支部或派驻党建指导员,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全市各安置区共计120余名党员践行“四带头”,即“带头做好亲属邻里思想工作、带头担当弘扬正能量、带头保障辖区居住环境、带头帮助联系无劳动力家庭”,有效保障搬迁后宜居宜业软环境。开展“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开办服装定制工培训班等,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谐、自立自强等文明新风。

  结合区域位置,该市将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合理并入临近网格,采取安排网格专员、推荐楼栋长、明确物业管理员等方式,加强“网格专员—物业管理员—楼栋长”队伍,及时协调服务搬迁群众。设立“爱心积分超市”,搬迁群众可通过教育子女、劳作就业、卫生清扫等申请20-200不等积分,并换取同等价值的生产生活物品,帮助搬迁人口融入社区生活,推动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有稳定就业、无劳动能力的有社会保障兜底措施。

  该市按照“设施好、服务好、管理好、生活好”“四好”工作标准,通过规划配套水、电、路、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成扶贫车间、图书室、惠民超市、医疗卫生室、室外健身区,完善提升小区就业、医疗、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功能。统一妥善联系物业服务企业进驻,提供安全、保洁、维修、绿化等方面管理服务,对房间易积尘、楼道堆杂物、路面不平整等老大难的问题,及时回应并联系相关部门积极解决。该市通过综合分析业主意愿和市场反馈,帮助峒河街道水畔铭城小区和经济开发区的2个安置区引进物业服务企业,共配备管理人员20余名,有效解决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无人管理现象。

贵州开阳

五联五化建五家

  贵州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占地114.8亩,共安置1200户5023人,是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有效解决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不高、劳动力和就业能力较弱等治理难题,近些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出党建引领“五联五化建五家”社会治理路径,即“组织联建,党建区域化,建党群之家;治理联抓,管理精细化,建平安之家;文化联兴,新风常态化,建文明之家;就业联促,渠道多样化,建幸福之家;服务联优,资源集优化,建温暖之家”,着力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该县搭建“街道党工委—临时党委—楼栋临时党支部和集中办公人员党支部—单元临时党小组”组织架构,由县级临时党委统筹协调安置点工作,以楼栋为基本单元,将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预备党员编入24个临时党支部、100个临时党小组,开展“支部携手共建·结对连心脱贫”结对帮扶活动;选优配强蒋家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班子,与县直机关党支部开展联建,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等开展帮联工作,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同时,统筹推进党群一体建设,探索“党支部+楼栋长+物业公司+智慧社区”管理模式,将社区居委会、物业、包保干部等力量纳入统一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协商制度,常态化开展问题大排查、群众大走访等活动,汇聚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152个,并全部化解。

  为提高服务群众质量,该县建成警务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九个一”服务工程,不断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组建安置点志愿者队伍3支,吸纳158名志愿者参与;开展“四点半课堂”“希望工程·爱心陪伴”等服务,广泛开展各类兴趣爱好活动。为促进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和谐团结,该县建立搬迁群众“一卡一库一台账”,常态化开展就业需求及培训意愿摸底调查,针对搬迁群众产业技能、生活实际等因素设立专项岗位3700个,达成就业意向350余人;积极鼓励安置点群众自主创业就业,培育自主创业16户,快递、理发、农贸市场个体经营等21户;开设“励志超市”“工会爱心超市”,设立积分项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