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他山之石

上海五村:“党建+首问制”服务群众更有温度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3日

  “我们要把居民群众反映的事情记在心上,写在本子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这是上海市鞍山五村“两委”班子成员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他们守着一颗平实的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一理念。他们坚信: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不耽误群众的事情,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打造一个有亲情有温度的社区。自2010年起,居民区党总支推进“党建+首问制”,至今已整整九年,有效的提升了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党建“温度”,同时也促进了从党建引领社区服务到社区自治的转变,实现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让群众享受到“零距离”服务。

  打破“条线壁垒”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消除以往居委干部单一的、经验式的、被动的工作状态,打破居委干部各自为政的“条线壁垒”,突破居委干部之间的“板块障碍”和“专岗专项”的传统模式。2010年鞍山五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建立了居委干部值班“首问制”,并设立了“居民接待咨询记录”和“值班记录”两个本子,其目的就是要用制度管人、以人管事,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所谓“首问制”即谁接待,谁负责。每次由值班员首问、接待来访居民,其反映的问题由值班员记录在本子上,并负责落实解决该问题。对居民的求助和诉求,由首问责任人当场予以答复解决,或告知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事后由居民区书记、居委会主任负责协调解决,抓好落实和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首问制”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居委干部“只管条线”工作的模式,也倒逼了居委干部从“一专业”向“多专业”发展,逐步向“一专多能”转变,打破了居委干部条线工作的界限,使居委干部从一种狭隘的条线职能的履行者向社区“全科医生”的角色转变,成为社区服务和治理的“行家里手”。

  架起“党群连心桥”

  居委会的组织架构一般有环境物业、文化体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妇代、人口、就业等条线,这种组织架构虽然职能分工明确,但面对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社区事务,已难以从容应付,尤其是各个条线之间容易形成信息壁垒,导致居委会服务功能下降,从而影响了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感。鞍山五村居民区“首问制”的建立,正好破解了这一难题,转变了居委干部的工作作风,将精力聚集到服务群众上来。“首问制”建立九年来,为居民办的实事已经数不胜数,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也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首问责任制”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及时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且许多矛盾问题都被化解在萌芽之中,促进了社区和谐。这些日常性的服务工作,既契合居民的现实需求,也拉近了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和居民的距离,架起了居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党建+首问制”提升了居民区党总支、居委干部的工作责任心,让他们成为社区事务的“全科医生”,在服务群众的问题上提供“一站式”服务,更接“地气”,效率更高,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拥护和赞扬,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自觉性。“首问制”将党和政府的便民、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巩固了政府的民本之基,筑牢党的执政之基。

  干部“心里装民情”

  “群众事情无小事,只要群众有事找到我们,我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去受理解决”,这是鞍山五村党总支、居委会建立“党建+首问制”、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所在,也是他们为履行自身职责给社区居民的一个承诺。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区情况和居民的诉求,他们要求值班干部做好“居民接待咨询记录”和“值班记录”两个本子的记录,每天把居民反映的急、难、愁问题记在本子上,同时也把处理问题的进展记在本子上,做到居民区大小事务如数家珍、一目了然。“首问制”摆脱了条线限制,一人即可为有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为居民提供“综合受理、首问负责、一人多专”的服务模式,无论条线干部在不在,都可以为居民办理事务,解决问题,免除了以往居委会条线干部推诿扯皮,居民分头寻找居委会条线干部的麻烦,从而杜绝居民“跑断腿”的现象。“首问责任制”为居民提供了方便、便捷的服务,居委会的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在九年的工作实践中,“首问制”已经成为居民区党总支服务群众的常态长效机制,成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有力抓手,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模式,使得居民群众的“急、难、愁”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和解决,有力助推了“睦邻家园,精品四平”建设,让社区居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 李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