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新闻动态

央视《朝闻天下》聚焦李俊贤院士

来源:洛阳晚报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最近,一条捐赠新闻让一位九旬老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默默投身科研近七十载,是公认的我国火箭推进剂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到了鲐背(指90岁高龄)之年,他捐出积攒下的300万元,用于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18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在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朝闻天下》栏目中,用一个长近8分钟的新闻专题片,报道了李俊贤院士的事迹。

  在李俊贤院士事迹的报道中,作为报道时间最早、次数最多、跟踪时间最长的媒体,本报昨日第一时间联系了李俊贤院士所在的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院)。

  感人“尺子”是张塑料卡,卡包是个药品包装袋

  “提起李俊贤院士,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到火箭升空、宇宙飞船发射,那是无数国人的骄傲,而李俊贤就是幕后的功臣之一。”央视的新闻专题片先回顾了李俊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研制推进剂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在青海的大山沟里,为了建起中国第一套制备偏二甲肼的装置,他和同志们住在“干打垒”里,吃的是盐水煮蚕豆、青稞粉。在恶劣的条件下,李俊贤得了严重的胃病,时常胃出血,直到现在他还是很瘦。

  “那个时候,我们见面一般不谈困难,大家只谈任务有没有完成,就想着怎样把国家急需的东西搞出来,都希望越快越好,为国家争口气。”李俊贤院士说。

  “为国家争口气”,这个朴素的心愿让李俊贤在青海一待就是16年。1984年,他所在的黎明化工厂搬到洛阳,改名为黎明化工院,至今他仍住在单位家属院一套普通的公寓里。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在大家的印象里,李俊贤院士和夫人的生活却极其俭朴。他习惯看文章时拿着“尺子”划重点,但他的“尺子”其实是一张带有“嘉宾证”的塑料卡;他的卡包是一个用过的药品包装袋,他说袋子大小刚好能装下他出入办公楼的员工卡;他的家则被大家笑称为“旧家具博物馆”。“这就是最老的一张床,从青海搬过来的,还有这个缝纫机也是,跟着我用了多年,我现在还在用它。”指着一张蓝色的铁架子床和一台老式缝纫机,李俊贤的夫人丁大云说。

  评价“一生至朴至简的老人,为了国家的需要,却能倾囊而出”

  “一生至朴至简的老人,为了国家的需要,却能倾囊而出。无论是青春年华,还是生活积蓄,李俊贤院士的选择成为很多晚辈记忆中的宝贵一刻。”央视的新闻专题片中是这样评价李俊贤院士义举的。

  “当时我心里就有一种感触,科研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基础知识,也不是操作工艺,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还有就是要立志做一些事情去报效国家、报效人民的这种决心。我觉得这种热情和坚持才是做科研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作为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能从李院士身上学习的东西。”黎明院青年科研工作者夏宇说。

  黎明院青年博士薛金强说,李俊贤院士曾经研制的一种燃料是一种危险系数很高的东西,现在都是在防爆实验室里做的,但当时没有这些设施,李俊贤院士就带头做,还说“如果国家需要,我们就做”,让大家很受感动。

  1984年,在国家“保军转民”的思路下,随单位来到洛阳的李俊贤迅速转变思路,把目光转向当时国家急需的产业。他在研制“万能塑料”聚氨酯时,这种当时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家具等行业的材料在我国主要依靠进口,为了让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他和团队开发出了几十种技术,为我国聚氨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近70年的科研中,李俊贤院士想得最多的就是国家需要。能再为国家做一点儿事,就是他的心愿。今年年初,李俊贤院士偕夫人以共产党员的名义,给黎明院党委写信,提出要捐出多年积攒的500万元。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所需等情况,黎明院最终决定接受李俊贤院士300万元的捐赠。

  关注面对多家媒体报道,他最关注的是人才的培养

  6月8日,本报派出记者在李俊贤院士捐赠的当天就对他进行了采访。作为对这一新闻事件最早报道的纸媒,本报9日就刊发消息《李俊贤院士偕夫人捐出300万元积蓄成立博士创新基金、困难帮扶基金》(详见当天A06版),率先报道了李俊贤院士偕夫人捐出大部分积蓄的故事。

  13日和15日,本报对李俊贤院士的感人事迹又进行了深入报道。昨日,记者从黎明院了解到,最近多家媒体尤其是央视报道了李俊贤院士的事迹后,单位职工纷纷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这些报道,并表示要向李俊贤院士学习,学习这种科技报国的大爱情怀及这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我最关心的是国家的人才,因为新的时代,现在的任务我感觉要比从前更难,要有紧迫感。”在专题片里,李俊贤院士说。其实,他一直都在关心科研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时代的新作为。(记者 李砺瑾 郭飞飞 通讯员 张云众/文 记者 杜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