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新闻动态

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述评

来源:洛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8日

高举旗帜    实干担当

为推动洛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述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洛阳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以思想政治建设筑牢信仰之基,以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实干担当,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战斗堡垒,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名副其实的“人才磁场”,以组织工作高质量助推党的建设高质量、经济发展高质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固本培元 筑牢信仰之基

  坚持把牢思想之舵,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党内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打牢从政之基、强化能力之基。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分5期对1892名市管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并对科级及以下干部实行集中轮训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建设工作,建成5817个大讲堂,实现农村、社区和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全覆盖,依托大讲堂建成党建书屋4355个,设置党建书柜4548个、专架1779个。

  在“市民之家”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党建馆,着力打造展示全市党建成效和发展成绩的新载体、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生活的新平台、全体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新基地。

  ——深化党内教育,锤炼党性修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选树李俊贤、陈俊武、张素丽、于书法、杨来法、马海明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市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形成自觉。

  ——严肃政治生活,扫除思想尘垢。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兰考标准,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选贤任能 激励实干担当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五讲五不”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以事择人、以岗选人、人岗相适,切实抓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有效激励广大干部实干担当。

  ——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认真落实干部任前“凡提五必”要求,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政治理论集中测试,注重在了解干部工作状态、作风品质、境界格局中考察其政治素质,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有效破除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选人用人倾向。围绕全市发展大局,选优配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顺利完成全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注重向一线倾斜、从一线选拔,选拔任用了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扎实办好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重点培训班,围绕转型发展、自贸区和自创区建设、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异地教学、专题调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培训实效,使党员干部开阔思路、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8万余人次,其中县处级干部1.7万余人次。为让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强筋壮骨”,近年,我市选派90名市直机关优秀科级干部到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挂职锻炼,选派57名市直机关优秀科级干部到巡察、脱贫攻坚、环保督查岗位锻炼,从各县(市)区选派5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上挂学习,下派73名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招录177名选调生到市县乡机关工作,全市年轻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持续提升。

  ——抓实干部监督管理。坚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打好从严治吏“组合拳”,让干部深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共审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12人,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诫勉769人次,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深入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出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若干规定》等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干部监督制度体系,切实扎紧制度笼子,筑牢严格管理干部“防火墙”。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建立健全我市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正向激励、容错纠错等制度规定,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大抓基层 建强战斗堡垒

  全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河洛党建计划”为统领,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十件实事,不断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组织体系、队伍素质、服务功能、保障能力等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着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每位党员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基层战斗堡垒建设。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的建设,在农村,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任务,出台《关于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实施意见》,建好建强贫困村党组织,有效发挥农村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创新建立整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逐村制订整顿工作方案,统筹运用好各种资源,有力提升了整顿工作实效。在城市,创新实施“四级联创四化并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330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引领辖区内1057家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着力构建全区域统筹、多层级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在机关,机关党组织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有力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在学校,认真贯彻高校党建责任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各项制度安排落实到位。在国企,创新建立了地企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在“两新”组织,创新“支部建在楼上”“支部建在网格上”,积极构建“1+5+X”领导体系,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打造了“红色园区”“红色商圈”“红色楼宇”等党建品牌。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基层组织生活“七项制度”落实,研究制定《关于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实施“三个3”工程的意见》,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以2018年村(社区)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圆满完成了3191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一批符合“三有三带”标准、善做群众工作、富有“三股劲”的人员进入“两委”班子,全市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升。加强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干部培训,市级、县级、乡镇(街道)共举办培训班450余期,实现村级以上班子成员培训全覆盖。出台《洛阳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持续强化对第一书记的管理。目前,我市分两批次派驻驻村第一书记1736人次,争取致富项目480个,培养支柱产业508个,协调引进资金5.4亿元。

  ——提升党员队伍质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双推双评三全程”,大力实施“培源工程”,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发展结构。创新开展党员“双十”管理工作,明确十项基本要求,框定十个行为底线,全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出台《洛阳市农村党员管理办法》《洛阳市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管理水平。持续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党建公益片《信仰》在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及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进行展播。

  ——夯实基层基础保障。持续完善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及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标准,2018年,将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平均提高至1900元左右、其他村干部工作报酬相应提升。不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省定103个试点村的基础上,市县投入3.2亿元在366个村进行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全市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已达57%。坚持“综合式、开放式、花园式”的理念,全面完成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将普惠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项目引进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真正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成为凝聚人心、提振人气的综合性开放式服务平台。

  “引”“用”并重 打造“人才磁场”

  全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着力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深化人才制度改革激“活力”。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的实施方案》,制定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新政30条”,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洛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洛阳市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逐步形成“1+X”人才政策体系,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构建了全市人才发展的良好格局。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增“引力”。创新实施“河洛英才计划”、面向重点高校定向引进优秀人才等重大引才工程,紧紧围绕“9+2”工作布局和“56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和高素质人才(团队)。目前,“河洛英才计划”前三批累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7个,两院院士等各类专家33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285名,多个团队项目驶入实质化运营“快车道”;面向重点高校定向引进优秀人才三批106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93人。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强“动力”。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我市聚焦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出台《洛阳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洛阳市引进人才住房补贴办法》等制度文件,持续加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人才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精细化服务水平,使各方英才引得进、留得住、干成事。坚持突出需求实用原则,以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为基地,开展人才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训各类人才1300余人次,近400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培训。通过举办“河洛英才”论坛、“河洛英才”青年沙龙等活动,为各类人才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洛阳日益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市组织部门坚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创新出台《创先争优综合考评办法(试行)》,深入开展新时代“打造七型部门、争做七个模范”活动,严明组工干部39条纪律规定,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意识、进取意识等十种意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履职尽责、开拓奋进等十种能力,着力打造过硬队伍,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期待新作为。全市组织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干、敢于担当,不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为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记者 李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