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一个党组织
—中共洛阳组的建立及影响
位于洛阳机务段厂区内的“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内景。本报资料图片
□张守四 牛珂珂
1921年12月,中共洛阳组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它的成立,像一盏明灯,为河南工人阶级指明了奋斗方向;像一簇火苗,燃起了全省创建党组织的燎原之势;像一粒种子,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历经磨难茁壮成长,对河南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共洛阳组的成立是河南近代产业发展的结果。河南地处内陆,是受帝国主义经济渗透和近代工业冲击较晚的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河南近代工业才有了较快发展。京汉、陇海铁路和英商福公司以及少数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矿山,是河南境内近代工人最集中的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孕育河南工人阶级的摇篮,河南工人阶级就在这些企业中诞生和壮大。京汉铁路在河南境内设立的工厂有职工500多人,陇海铁路设立的洛阳机务厂和开封汴洛机器厂有职工2000人。由于近代工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工人容易接受新的思想。特别是铁路工人,流动性强,眼界开阔,受现代工业文明理念的影响最深。他们的小农意识、封建意识相对较少,最早也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河南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成为共产党组织在这些企业中最早创建、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中共洛阳组在陇海铁路工人中建立的必备条件。
中共洛阳组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河南工人阶级中传播的结果。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意教育、组织和发动工人,尤其是在产业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工人集中的陇海铁路、京汉铁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工人中开展工作最重要的地方。1921年3月,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赵子健受李大钊派遣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任教并任代校长。他向工人讲授文化知识,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觉悟,使工人们深受鼓舞。1921年3月,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来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向工人介绍俄国工人解放的情况,鼓励工人学革命道理,号召工人组织团结起来,争当社会的主人。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很快成为联络团结工人的阵地。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的《劳动周刊》及北方分部的《工人周刊》在郑州、洛阳等地设立发行站,很快在河南铁路工人中得到传播,拥有了一大批积极读者。1921年秋,中共北京地委洛阳《工人周刊》发行站聘进步青年游天洋为发行员和特约通讯员。从此,在陇海铁路洛阳车站工作的游天洋开始向工人传阅进步书籍,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河南工人阶级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共洛阳组的成立奠定了必备的思想基础。
中共洛阳组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结果。1921年8月11日,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9月,又成立了致力于领导北方地区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1921年9月至11月,河南境内先后成立郑州、开封、洛阳、彰德4个铁路工人俱乐部或工会组织,这些组织是继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河南乃至北方地区成立的最早的工人组织,是团结、组织工人的中心,是党领导陇海铁路工人运动的组织机构。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工人举行全线罢工并取得胜利。1921年12月,陇海全路工人召开代表大会,统一全路组织,建立陇海铁路总工会,并加入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游天洋任秘书。陇海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参与领导的大规模罢工,对党和河南工人阶级都是一次锻炼。党在罢工中为工人指明了斗争方向,培养锻炼了一批受群众拥戴的工人运动骨干,取得了领导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铁路工人在罢工中壮大了组织,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他们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到团结的必要,阶级觉悟显著提高,这些都为中共洛阳组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中共洛阳组的成立对河南党组织的发展影响深远。1921年11月27日,陇海铁路大罢工胜利后,游天洋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发展白眉珊、王福顺入党。1921年12月,中共洛阳组成立,游天洋任组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建的第一个党组织,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地区最早发展的4个党支部、党小组之一,在河南党史和中共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中共洛阳组成立为开端,党在京汉、陇海铁路河南沿线的主要城镇迅速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或派党员开展活动,河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组织、开展活动较早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些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生根发芽、生生不息的根基,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发扬不计成败、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向劳苦大众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共洛阳组组长游天洋是北方第一个身殉劳工运动的战士,成员白眉珊被罗章龙称为“北方区早先加入了中共的秀才党员”,他们先后为工人运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坚守初心、承担使命、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特质,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
(作者单位: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