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议事说事
编者按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在基层,基础在群众。当前,一些地方给群众办了好事实事,群众却不买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少了群众的参与。不参与就难以对症施策,少了一份共同的责任感……凡此种种,都可能让群众的满意度打折扣。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需要敞开大门,邀请群众进入“议事厅”,从“当面锣、对面鼓”的现场互动中感知群众期盼。贵州雷山、四川青神等地党组织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议事载体,汇聚群众心声,值得借鉴。
贵州雷山
来“周四沙龙”解锁新技能
每周四晚上8点,贵州雷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观音阁社区党总支的党员活动室里,都热热闹闹挤满党员群众。
“支书在群里通知,今天晚上的‘周四沙龙’是教我们发豆芽的。我早点赶来,才能抢个好位置,把技术学到手。到时不仅能发豆芽给孩子吃,还能拿到街上卖钱增加收入。”社区党员李兴荣高兴地说。
“周四沙龙”原名“脱贫攻坚夜校”。举办初期,有的党员通知时满口答应,临到开始了又说自己有事。来参加的党员群众有的漫不经心地纳鞋底,有的有一搭没一搭地摆龙门阵,有的吞云吐雾抽着烟……在课堂上要讲纪律、讲规矩,刚搬来城里的村民不太习惯。
“每栋房子入口都是一样的,半天找不着家。”“来城里没田没土的,怎么过活啊?”“大超市里面那个往下滑的电梯,不会下,我都是跳出去的。”一到讨论环节,大家就争先恐后地说起自己的疑虑和困难。有些上年纪的老党员说的话,引来阵阵笑声,却让观音阁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将虹陷入沉思。
如何让社区居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融入城市生活?在社区党总支引领下,由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联系社区的干部、社区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社区网格员、青年致富带头人担任组织者,采取放电影、实验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双语教学、扫盲行动及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教居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学会用手机发短信、使用微信、上网,学会使用银行卡、电脑,学会识别路标,并穿插政策宣传、法律知识、文明礼仪、生活常识等内容。“脱贫攻坚夜校”变成“沙龙”,不像课堂那样有明确的纪律规矩,居民自在了,散漫的习性反而收了不少。
在“周四沙龙”里学习交流,社区居民解锁不少新技能,到沙龙坐坐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疫情期间,还有不少人在社区微信群里追问沙龙什么时候恢复。
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来自四面八方,短期内融入城市生活比较难,党组织作用发挥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党总支每月开办4期‘周四沙龙’,按时给搬迁党员群众‘充电’,让社区居民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城市的一分子,社区凝聚力明显增强了。”李将虹说,“今年,我们社区居民齐心协力种下450亩冬荪和红托竹荪,预计总产值可达552万元,集体经济和大伙的分红都有保障了。”
四川青神
“书记坝坝会”开到家门口
近些年来,四川青神县坚持组织引领、群众主体、部门参与原则,全覆盖、常态化召开“书记坝坝会”,着力拉进干群关系,凝聚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开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活动开展以来,全县38个行政村共召开“书记坝坝会”150余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70余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70余个。
该县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书记坝坝会”的实施方案》,健全议事决策、联席会商、述职评议、评先表彰等制度,赋予坝坝会一定权限,推动村干部全面履行“民情收集员”“政策宣讲员”“民事代办员”“纠纷调解员”等职责,确保“书记坝坝会”成为民情恳谈、民意征求、民事办理、民心凝聚的重要载体。
“书记坝坝会”力求形式灵活。针对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充分利用农闲、周末、饭后等时间,灵活安排会议时间表;将会场搬到村民聚居区、活动聚集点,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参与;增设现场提问、干群互动环节,由书记“独唱”变为集体“合唱”。
聚焦回应民意,该县根据村级建制调整工作安排,村“两委”干部分别就当前的支部建设、乡村振兴、改水改厕等群众关心的重点工作,逐一解读和安排,并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在坝坝会现场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坚持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原则,开通“乡贤汇”网络平台、“民意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结合民情调查问卷、群众现场提问,“会上+会下”收集群众诉求。将征集问题分为单一、复杂、重大三类,简单问题现场办结,复杂、重大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专人、实时公开、限期办结、对账销号,做到事事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为防止坝坝会走过场,该县建立整改问题反馈制度,采取发放问卷、随机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村干部整改情况实行“百分制”积分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干部年终目标工作考核,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成立督查小组5个,对整改问题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力、敷衍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截至目前,共督查整改问题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