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他山之石

湖北省襄阳市:聚力“四抓” 从严从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来源:“汉江创客”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日

湖北省襄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聚力“四抓”,从严从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队伍活力充分迸发。

  聚力抓政治引领,补足精神之钙

  以党的创新理论强化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市1.4万个基层党组织和35.5万名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主题党日学、互动交流学、云上链接学、专家讲座学等方式,确保深入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采取订购、赠阅等方式,将《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等书籍,分发到全市所有村、社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通过邮寄“红色包裹”、上门送学等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严格组织生活推动常态长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开展以“专题学习讨论、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项问题整改和‘支部主题党日’”为主要内容的“四专一党日”活动,将支部主题党日7个环节优化为回顾初心、党性教育、民主议事、实践锻炼4大版块,引导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严格经常的党内组织生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创新制作《党支部工作记录簿》,对全市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实施清单化、流程化、可视化管理,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动态监测和实时管理,有力提升了组织生活的规范化水平。

  以多元培训模式推进育人铸魂。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落实,探索建立培训登记制度和重点培训班次市级统筹制度,突出抓好师资库、课程库建设,坚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全市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组织全市4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精品党课、优秀讲师评选,全市共聘任优秀讲师140名。全力推动优秀讲师下基层、进支部,建立培训“三张清单”,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创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大篷车”行动,组织优秀讲师深入农村、社区、工厂等基层一线开展培训宣讲,与党员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交流,受到广泛欢迎。

  聚力抓规范提升,夯实党员队伍之基

  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加强发展党员调控指导,精准下达年度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对青年、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两新组织等重点群体和薄弱领域,实施定向下达、强化指导、按月调度。近年来,该市重点结构指标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严格发展党员质量关口,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建立发展党员县级联审制度,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库,推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落实落地,全市发展党员质量稳步提升。

  补齐党员队伍“短板”。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效果评估,解决少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政治性、实效性不强和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严明纪律要求,督促各地各工委、各行业党委抓好年度党建考核、党员队伍建设专项检查等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抓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切实补齐工作短板,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固好党员队伍“根基”。聚焦党员队伍制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固根本、提质效、管长远。及时研究制定《襄阳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市发展党员和党费工作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建立规范化、科学化运行机制,为基层提供可操作、可遵循的政策依据。研究制定《襄阳市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办法》,制定走访慰问、思想关怀和大病医疗、就业创业等5个方面的多渠道、立体化关怀帮扶措施,对纳入关怀帮扶库管理的困难党员给予常态化贴心关怀。

  聚力抓分类管理,树立党员对标之向

  深入推进“暖流汇襄”行动。聚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会同人社、公安、教育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暖流汇襄”行动的方案》。在全市组织开展流动党员摸底排查“攻坚月”行动,发放《致全市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共排查各类流动党员3.3万余名。在全市1210个“红色驿站”和278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建立“流动党员联络服务站”,下发《关于加强“流动党员联络服务站”建设的通知》,明确“8+N”服务清单,为流动党员提供贴心服务。支持流动党员返襄创业,建立流动党员返襄创业项目库。在汉江创客微信公众号开设“暖流汇襄”行动专栏,刊发各地先进经验做法近20篇次,在全市营造了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浓厚氛围。

  深入推进“三安行动”。深化开展“组织安家”“岗位安业”“思想安心”,组织各地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设立“拥军车间”“安业见习基地”等方式,推动5600余名党员在家门口就业。对就业创业困难的退役军人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大学毕业生党员等,落实帮扶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千方百计为他们稳岗就业、自主创业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建立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破产改制企业党员等的“1+5”结对帮扶机制,密切沟通联系,及时答疑解惑,解决合理诉求,将对党员的关心关爱落实到日常。

  深入推进“双报到”。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推动“双报到”工作常态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延伸组织触角,把2387个“双报到”党组织建到网格(小区)和楼栋(单元)。建好“双报到”信息化平台,明确党员报到6个方面的服务内容,完善“三单制”服务模式,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实施差异化积分管理,在平台开发设立“爱心帮扶、金点子、我爱创单、先锋榜”等8个功能模块,组织党员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开展活动5.6万余场次,帮助群众和社区(小区)解决实际困难3.5万余件。疫情期间,指导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1305个,组建党员先锋队2300余支,设立党员示范岗2900余个。全市到村、社区报到党员干部达8.7万余名,参与疫情防控73.1万余人次,为群众提供物品采购、送医救治、心理疏导等各类贴心服务21.8万余次,广大党员用涓滴之行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聚力抓平台搭建,激发党员活力之源

  激励对标一流当先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奋勇争先、奋力担当、奋发有为,在全市组织开展“汉江先锋”评选活动。坚持政治标准、坚持实绩导向、坚持群众评判,优中择优评选襄阳市首届“汉江先锋”20名,并隆重举行发布仪式,以情景合唱、配乐讲述、短片视频等多样化艺术形式,充分展示“汉江先锋”的奋斗事迹和高尚品格,通过央视频、人民网、中新网、汉水襄阳手机客户端、汉江创客视频号等全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活动当天各平台点击收看量突破100万人次,在全市形成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担时代使命的思想共鸣、情感共鸣和行动共识。

  激励创新创业强带动。鼓励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及时印发《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开展村党组织和党员“创业致富在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从2022年开始,市级每年重点扶持30个、县级每年扶持15个左右的党员创业致富项目,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培养1000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党员致富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对60余个市级创业致富项目在严格评审基础上,每个给予4万元资金支持。创新实施“小额资助、多重帮扶、跟踪管理”的运作模式,连续扶持两年,确保项目风险可控、收益稳定,持续带动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

  激励岗位一线建新功。积极搭建党员实践锻炼、作用发挥的“大课堂”“大平台”,让党员立足岗位,在服务发展一线、乡村振兴一线、基层治理一线等显身手、建新功,全市共建立各类党员示范岗3.1万余个,划定党员责任区2.6万余个。深入推行“四个一线”机制,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车间班组、业务部门、项目工地、外地办事处等一线团队,让党旗始终飘在一线;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开放式”党群活动场所,建成38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和529个一线活动阵地,实现阵地建在一线;通过“十分钟”党课、“班前班后一刻钟”等形式,“化整为零”开展活动,让活动办在一线;开展承诺践诺、建言献策,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意识,让党员冲在一线。

审核:李贤 编辑:程海军 朱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