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镇:联合党委聚合力,绘出发展同心圆
“现在白杨镇每条街、每条小巷都安装了路灯,镇区面貌焕然一新,还建了广场、游园、公共厕所,生活便利、丰富了许多,我就产生了用抖音记录家乡点滴变化的想法。”近来,在镇上经营服装生意的自媒体人苗娜娜用抖音宣传白杨、展示白杨,与点击量一起攀升的还有她对家乡的自豪感。
去年以来,宜阳县白杨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51”工作举措和宜阳县委“1345”发展思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富民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团结带领全镇干群,大力实施白杨镇“1531”规划,全力打造“商贸物流重镇”“万亩中草药名镇”“蔬菜产业强镇”3张亮丽名片,向建设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的目标奋进。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发达的商贸产业,白杨镇入选洛阳市第一批集镇建设试点乡镇。白杨镇党委、镇政府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政策机遇和乡村振兴契机,重塑白杨形象。
在实践中,为了破解征迁难、协调难、管理难、发展难等问题,白杨镇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探索对镇政府机关、镇派出所等9个党支部进行联建,建立了白杨镇集镇建设联合党委,实现联建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团结协作,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进集镇建设发展优势,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一 选好联合党委“排头兵”
建强队伍,狠抓落实。
该镇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联合党委班子人选,选出一名镇党委委员任党委书记,该镇副镇长、镇派出所所长任党委副书记,9个党支部书记任党委委员的集镇建设联合党委班子。
工作中以“1+6”党建工作法为抓手,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集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二 奏好联建共享“协作曲”
以“联”开路,统筹协调。
通过政治理论联学,让不同领域党员互相对标,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通过优势资源联享,实现基层党组织阵地、人才和资源等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共同分享,共同发展;通过实践活动联办,围绕集镇建设,组织党建实践活动,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集镇建设上来;通过党员队伍联建,在破解难题、服务群众中提升党员综合能力水平,从而涌现出更多“党员示范岗”和“岗位标兵”,实现“支部强、党员强”的双强目标;通过作风纪律联抓,共同落实党的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共谋长效性作风建设机制,共查漏洞和不足,开展互学观摩。
三 绘就集镇建设“新画卷”
顺应大势谋发展,创新实干求突破。白杨镇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部署系列举措推动集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规划建设。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有效性。白杨镇经过多次联席会商,按照“立足地方特色,突出规划引领,注重品位质量”的原则,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确定了白杨镇“13234”集镇建设规划思路。“1”即以文“化”镇,打造一条党建文化特色街,“3”即群众服务中心、医养康养中心、教育综合能力提升3项为民实事,“2”即吨包和足球两大手工业加工产业,“3”即蔬菜批发市场、建材批发销售市场、果蔬农贸市场3个专业市场,“4”即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社区、休闲娱乐区4个功能区域。
共创良好发展环境。联合党委以“三清两建”为抓手,以清促建、以清促治、以清促管,为完善集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协同高效推进。联合党委以“1+6”党建工作法为引擎,充分发挥乡镇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用,镇区5个村党支部党员带头支持征地拆迁工作,作表率、树榜样。
在集镇建设联合党委的动员下,五区村党员叶挺秀主动拆除自己的加工车间,支持镇区改造提升:“镇区改造工期紧,一天之内我就把车床搬走了,现在搞成休闲广场、停车场,确实搞好了。我心里很高兴,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带头支持政府的工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先进典型感动一方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集镇建设氛围极大调动了镇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白杨镇围绕“13234”集镇建设规划思路,实现了镇区水、电、气、通信等设施配套率100%;实施镇区道路提升、三线入地、立面改造、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绿化、亮化、群众之家、汽车站、停车场、游园、广场、大型商贸等一系列工程,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给集镇建设增添了更丰富的内涵。
齐抓共管,实现精细化管理。以5个镇区村党支部为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与朗洁公司协同发力,建管并重,镇区卫生整洁、商铺经营规范、交通井然有序,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联合党委以乡贤返乡创业和“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发展蔬菜种植和中草药种植两大特色产业,打造集田园观光、蔬果采摘、亲子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运动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发展足球和吨包加工产业园,构建党建富民兴村新模式,有力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一个“联”字,“联”出党建活力与效能。白杨镇联合党委将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在提质增效中内外兼修,确保城镇品位更具格调,高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颜值城镇、宜居城镇、活力城镇、智慧城镇和人文城镇。(王艳杰 黄喜娜 吕海波)
编辑:朱俊伟 程海军 审核: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