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干部工作

青年干部心中的中国筷子

来源:洛阳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6日

  近日,由央视新闻推送的一则关于筷子的视频新闻——“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让“中国筷子”再一次走红。两根小小的筷子早已成为中国烙印,象征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支撑的是举世闻名的中华文化。如今,十几亿人都在使用筷子,且鲜见能够取而代之的物品,每一位筷子使用者都是筷子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作为青年干部,更应牢记筷子文化中的精神,做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

  雕琢“筷子”形,有心青年钻研着创新和匠心。关于筷子的起源,最早出现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因兽肉烧开锅后滚烫无法迅速进食,而治水时间紧迫,于是折了两根树枝作为工具取食,筷子应运而生。随之演变的,是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的铜筷子、距今已3000多年的商纣王象牙筷等。沈从文也曾在书中回忆“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从应急的树枝,到皇室的“奢侈品”,再到遍布大街小巷的竹筷,筷子积攒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演变成中国元素的一部分。如今,中国筷子的材质、装饰图案日新月异,竹木、檀木、骨瓷,烙画、锒嵌、饰物,筷子不仅成了必备的工具,更成了经典的文化创品。筷子经历着不断地打磨和雕琢,青年干部也应从中国筷子的演变中钻研其持续创新的工匠精神。

  修炼“筷子”德,有为青年宣誓着正义和不屈。唐朝宰相宋璟因“守法持正、刚正不阿”受到朝臣的尊敬和国家的器重。在举贤荐能方面,他首先提出了“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标准和原则。唐玄宗李隆基曾打造金筷子赐之,并劝说道“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君王用筷子“直而不弯”的外形象征忠臣的德行品格,这就是“金筷表直”的典故。筷子本是没有生命的物件,却与文明一同诞生,与人的日常紧密相连,随着情感起伏,自然多了人性的色彩。筷子之德,正如其形,大有“清盆扫盘横来直去,攻坚克难宁折不弯”之意。筷子诠释了坚毅不屈的行事作风,身为青年干部更应以“金筷表直”为标,凭着一股子的韧劲,始终秉持正义,刚直不屈。

  凝聚“筷子”魂,有志青年彰显着包容和大气。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赞叹筷子这项发明:“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筷子的身,是为保护手指而诞生的延展工具,手边添一双筷子,似是雪中送炭,更像锦上添花。筷子的魂,则是智慧的华夏人民为抵抗不利环境而创造的“武器”。中国人的筷子,精妙之处就在于一根独立的筷子做不到的事,两根相结合的筷子一定能达成目标。譬如筷架里每根独立的筷子,平日巍然矗立待命,到用餐时再两两结合,分散到每个人的手中为其所用,动静结合、能分能合。中国筷子的包容,大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深意。作为青年干部,当学筷子一般,屈能独自挺拔、静观环境变化,伸能适应队伍,动辄纵横自如。

  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会使用筷子,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领悟筷子文化中的魅力与真谛。年轻的青年干部不仅是筷子的使用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青年干部心中的“筷子”,有传承、有品德、有灵魂,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捍卫祖国,守护疆土,弘扬民族精神!(重庆市璧山区健龙镇人民政府 方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