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新闻动态

河洛客家邀明月 虽隔天涯共此时(上)

来源:洛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4日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晋元帝率汉族臣民从大谷关出京师洛阳,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来一批批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踏上漫漫迁徙之路。如今分散在闽南、台湾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仍自称“河洛郎”。至今客家人和洛阳人过中秋节的习俗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很多客家地区保留着“敬月光”的习俗。在中秋节晚上,客家人会在庭院、楼台等地摆出“圆”的月饼、“圆”的柚子等果品敬拜“圆”月,祈求家人团圆。之后,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饮茶,吃瓜果、糕点等。


    老洛阳人过中秋节,会将月饼、红枣、榛、栗、柿等供于案,家中主妇主持,焚香行磕头礼,曰“祭月”或“拜月”。之后,一家人边吃水果、月饼,边欣赏月色,边往房上撒煮熟的毛豆荚,送给月宫玉兔。


    “敬月光”和“祭月”之后,客家人和洛阳人往往要吃祭过月神的祭品,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也传承了传统的祭祀文化。


    客家人在中秋节有“烧瓦塔”的传统民俗。用砖头和废弃的瓦片搭建宝塔,放入稻草和干柴燃烧后,火势越旺就代表家族越兴盛。清顺治年间《潮州府志》中记载:“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儿童烧塔为乐。”如今,“烧瓦塔”则代表了客家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的美好愿望。


    鲜有人知的是,洛阳其实也有类似的风俗。《洛阳市志·民俗志》中记载,中秋节这天,老洛阳人会让少年“烧松塔”,即用灰渣堆成帽状,烧至通红时,抛撒硫黄,说是“烧秦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