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党史纵览

周恩来1958年的调查研究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7日

1958年4月,周恩来在郑州市郊视察。

1958年4月,周恩来在郑州市郊视察。

  1958年,在新中国发展史上是个极不寻常的特殊年份。这期间,周恩来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焦虑而又冷静地观察、思考着眼前的这一切。他尽可能多地挤出时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基层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把大局放在首位

  1958年,从年初开始,批评、责难反冒进的势头就十分强劲,主张反冒进的周恩来首当其冲,在许多公开场合受到严厉斥责。

  为了维护党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定,周恩来坚持以大局为重,在一如既往悉心处理国事要务的同时,挤出时间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开问题症结、破解困局难题的重要路径。

  杭州会议期间,周恩来两次轻车简从,到附近的梅家坞调研。1月6日,经过安徽肥西县时专门到肥光农业社水库工地察看。南宁会议后的3月1日,周恩来率领包括多名中外水利专家在内的100多人,用一个星期时间对三峡工程坝址进行了实地考察,还顺道走访了丰都县和长寿县。成都会议期间及之后,他先后到成都郊区的友谊农业社和河南郑州郊区的燕庄乡关虎屯农业社、陕县大营农业社、偃师县东寺庄农业社开展调研活动。3月下旬、4月下旬先后走进十三陵水库工地、黄河三门峡工程工地视察,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结束后,夏日炎炎,周恩来又南下广东、上海,历时半个月,到新会、江门、广州和上海第三、第一钢铁厂、矽钢厂及郊区马桥镇调研。9月份之后,利用各种机会,先后到唐山钢铁厂、北京钢厂、武汉钢铁公司、广州上游钢铁厂等重点钢铁企业调研。年根岁末,他又来到河北的安国、徐水、定县调研高炉生产、成立新村等情况。

  调研走访过程中,周恩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密集的考察、访谈、交流中。

  把责任扛在肩上

  周恩来在1958年的历次调查研究,无论就近走访、顺道视察,还是专程前往、驻点调查,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失时机、有的放矢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后来,周恩来说过,“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主要应求之于自己”,我们“都应该下决心摸清情况,摸几个典型。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才能把工作搞好”。

  1958年,周恩来调研的首要议题是长江三峡工程。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托付周恩来主抓长江三峡工程,周恩来毫不犹豫地表示:“好吧,我就担当。”三峡工程投资巨大,影响深远,是“千年大计”,决策必须综合考量、慎之又慎。他亲自带队,从2月26日开始,冒着严寒对三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织各方面专家畅所欲言,展开热烈讨论。成都会议通过了周恩来所作的相关报告,并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

  农业合作社是周恩来1958年调研聚焦的一个重点。在1957年冬和1958年春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农业合作社由小型向“大社”突飞猛进,片面追求提高公有化程度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逐步显现。周恩来对此高度关注,在杭州会议期间专程赴梅家坞合作社调研,亲自召集合作社的干部和茶叶技术员开座谈会,了解生产和建设情况,帮助梅家坞规划发展蓝图。

  钢铁生产是当年周恩来调研的重要问题。1958年,工业生产“以钢为纲”,提出了短时间内赶超英国、一年翻一番的严重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也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面对混乱局面,7月14日到18日,周恩来冒着酷暑高温,先后到上海第一、第三钢铁厂、矽钢厂调研视察。他来到车间、工地,看望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了解生产情况,勉励大家大搞技术革新,为国家建设多产优质钢。

  把群众放在心间

  在调查研究中,周恩来不仅与各级领导干部广泛接触,更多的是深入基层一线,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平等相待。

  4月24日,雨后初晴,周恩来来到河南陕县大营村。他一下火车,不顾疲劳,直接走向田头,与那里的干部群众一边聊天,一边察看庄稼长势。周恩来走访了几户农家,走进厨房,揭开锅盖,看看里面的饭菜;打开橱柜,摸摸里面的存粮。调研三个多小时,步行十多公里,没吃一顿饭,没喝一口水,没休息一分钟,没让大营花一分钱。

  6月26日,周恩来刚刚在十三陵工地参加完劳动,就乘坐吉普车到密云,视察规划中的密云水库坝址。当车到达密云潮河滩时,他下车步行,全然不顾脚下是滚烫的乱石堆,专心地察看河道和地形。视察调研中,他十分关心民工的休息问题。指出民工每天劳动12个小时,休息时间太少,要指挥部制定措施,实行三班倒。

  7月1日,周恩来冒着酷暑来到广东新会调研。对调研活动,他明确提出要轻车简从,不要跟陪,不要搞迎送,不要公家请客。周恩来在新会度过了七个昼夜,与2000多人聊过天,他们当中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还有归国华侨。他拒绝入住新建的招待所,坚持住在县委书记简陋的办公室里,吃的是大锅饭。在新会人民会堂作报告,叮嘱敞开大门,不要把群众拒之门外,“别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

  把问题攥在手中

  问题导向是周恩来开展调查研究一贯秉持的主张和出发点。周恩来曾明确要求:“下去不仅要调查,还要解决问题,摸出解决问题的经验”,“调查研究,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精神”。

  对水利工程,周恩来坚持实地调研,现场解决问题。黄河三门峡工程开工以后,周恩来到工地视察,详细调查截流、拦洪、发电等项目,听取各方意见。对钢铁生产,周恩来运用多种调研方式,全方位观照,多措并举解决问题。12月,周恩来在湖北麻城凤凰窝钢铁厂调研,发现小钢铁厂技术水平低,随即指示冶金部调配大批技术人员奔赴各地小钢铁厂。听说河南新乡县放出生铁102万吨的高产卫星后,周恩来立即派经济秘书去了解情况。秘书把土法炼出的所谓生铁带回来,最好的只是含铁成分较多的海绵铁。周恩来十分沉重,说:“这哪里是铁嘛!”此后,为了减少盲目性、缩小损失,周恩来几乎每星期召开一次钢铁会议了解情况。

  在调研中,周恩来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精神,反对弄虚作假行为。7月18日,骄阳似火,周恩来头戴草帽,来到上海市郊马桥镇查看高产田。听说一亩地种了12万穴后,就指出,应该合理密植。12月下旬,周恩来在河北安国、徐水、定县调研,对定县搞的“大丰收”展览上的展品和数字提出疑问,毫不留情地指出:展室内麦穗报两米多长是假的,大南瓜、大玉米、大土豆是假的。

  延伸阅读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与调查研究

审核:李贤 编辑:程海军 朱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