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文化共享

洛阳习俗趣谈 洛阳的风俗习惯汇总

来源:洛阳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8日

洛阳习俗趣谈 洛阳的风俗习惯汇总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各地都有自己本土的特色习俗。洛阳都有哪些习俗?洛阳习俗趣谈 洛阳的风俗习惯汇总 .

洛阳民俗:童养媳 

洛阳“乐舞百戏”的俗谈

洛阳习俗:须发

洛阳习俗:如何认干亲戚 

洛阳习俗:饮食规矩 

洛阳偃师饮宴习俗

洛阳求子习俗 

洛阳婚礼习俗:闹洞房 

洛阳习俗 酒祖日 祭杜康

洛阳贺吊之礼习俗

蔡襄造洛阳桥的传说 

【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洛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

洛阳民俗:童养媳

新娘抱起新郎,坐在床沿上,把着他尿尿。

洛阳的婚丧嫁娶礼俗,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固定的礼仪与程式,直接体现民生民俗。其中的婚约、婚嫁、婚礼形式,映照出婚俗最有趣的一面,而丧葬礼仪的繁复与严谨,则称量出民俗文化的伦理成分。此前,不少读者已从洛阳民俗博物馆看到过一些用泥塑表现的婚丧嫁娶场景,但尚未通过文字对此进行全景式的把握。即日起,《经典洛阳》将拉近这一尚未走远的民俗风景,回味一幕幕令人感喟的往事。

一童养媳是一种传统婚俗。查阅我市各县(市)区地方志,几乎所有乡镇、村寨都有关于童养媳的记录。而以童养媳立身、养命、成家、生子的妇女,至今健在的也不少。这种婚姻形式,在今天看来是标准的畸形婚姻,但几乎所有的地方志,在追溯这一社会现象时,都写到“当时社会对此认可”。

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民俗专家刘百灵说:“上世纪50年代之前,豫西地区童养媳现象非常普遍,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别人家的幼女为养女,等到儿子长大,与养女结婚,俗称圆房。”

在采访洛宁县乔家大院时,当地老者提到民国时期当地的一个童养媳,她5岁死了爹,6岁死了娘,生活没有保障,经舅舅作主,给一富户人家当童养媳,4块大洋卖过去,当场就立了字据,她将来要嫁给这家富户的男丁。

这在当时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正常的是,她的公婆当时还没有生出儿子来,只是连着生了4个闺女。这个童养媳的使命,便是先“嫁”过来“招弟”。按那时的说法,媳妇到位了,肯定得有一个丈夫来配对,这样就能逼她的婆婆生出一个儿子来。这可苦了这个童养媳,她只好耐心地等待自己的丈夫问世,一边等待,一边干家务活,实际上做了这家富户的义务工。
  好不容易挨过4年,这个童养媳的婆婆终于生出一个儿子,可她已经10岁了,而“丈夫”尚在襁褓之中。于是,她除了干家务活之外,又多了一项工作,得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准丈夫:他拉屎,她得擦屁股;他尿尿,她也得把着。她觉得很怪异,大家却觉得很正常。唉,没办法,就这样整天抱着吧,也算是抱着一个希望。到了晚上,长夜漫漫,她还得给丈夫讲故事、掖被子,拍着哄着让他睡稳了,这才开始小声唱出她的苦恼:
  十八岁的大姐八岁郎,
  晚上睡觉抱上床,
  不是公婆还双在,
  你做儿来我做娘。
  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到头?而八九岁的准丈夫,这时候懵懵懂懂地知道她是他将来的媳妇,每到晚上入睡之前,一门心思让他的准媳妇侍候他,一会儿要吃柿饼,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她去看看公婆睡着了没有,折腾得她一刻不能消停。于是那童养媳也烦恼,把他哄睡了,唱道:
  十八岁的大姐八岁郎,
  你的个子咋不长?
  白天喂吃又喂喝,
  晚上帮你脱衣裳,
  端茶倒水我侍候,
  说是老婆像你娘。
  不是看在公婆的面,
  一脚把你踢下床!
  这发自童养媳内心的歌声,今人看了觉得好笑,其实浸透了童养媳的血泪!这还不算呢,还有更可笑更可悲的事情!有一个童养媳,光绪末年与她的小丈夫圆了房,她16岁,小丈夫10岁。你该说,这么大怎么能够结婚呢?原来,清朝政府规定,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达到结婚年龄,可以举行婚礼了。其实这说的还是虚岁,也就是说,男子15周岁、女子13周岁便可以结婚。这里讲的这个男主人公,虚岁才11岁,显然违犯了大清法律,但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他。
  只是他的“圆房”,却让人笑掉大牙。
  二至于他闹出了什么笑话,不急,先交代一下古代的婚姻制度,好让大家对过去的民俗有个了解。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婚姻制度虽然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普遍实行早婚。因是农业立国,所以人丁很重要,统治阶级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保证兵源供给,政策上鼓励生育,民俗上倡导多子,多子多福,人所共知。首先是皇室作出了榜样,皇子、公主都是早婚。譬如清朝的皇帝皇后,都是早婚的典型:顺治帝14岁大婚,康熙帝12岁完婚,雍正帝的孝圣皇后13岁就当了新娘,乾隆帝算是晚婚模范了,但也在17岁结了婚。
  若是遇到长年战争,法定婚龄还要提前,譬如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公元572年~公元578年),朝廷下了死命令,凡民间15岁的男子、13岁的女子必须结婚,不结婚就得受处罚。而且结婚之后,新娘都要敞开肚皮为国家生孩子!生的男丁越多越好,好让他们去当兵、打仗。
  所以,清朝末年洛宁县的这对小夫妻,在那个年龄段结婚,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是那虚岁11岁的新郎官,当日结了婚,当夜入洞房,上床后便睡得死死的,根本不懂得与新娘缠绵。再加上白天举行婚礼,又是拜天地,又是转酒席,给这个敬酒,向那位作揖,累得够呛,所以他不但睡得香,还尿了床。

这可让新媳妇作难了,因为白天婆婆就悄悄地告诉儿媳:你的“男人”平日里都是你侍候着尿尿的,现在结婚了,你还得招呼着啊!晚上要记得叫醒他,别让他把新被褥尿湿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婆婆看见媳妇出来晒被子,不用说,新郎尿床了。第三天,婆婆又发现媳妇出来晒被子,就不高兴了,说:晚上咋不叫他起床尿尿?新娘说:我叫了,叫不醒他啊!婆婆更不高兴了,说:“叫不醒,你就没有办法了?你以前不是抱着让他尿尿的吗?圆了房,你就不侍候他了?记着,今晚上他还睡不醒的时候,你还那样把他抱到床边让他尿!别再糟蹋被褥了!”
  新媳妇委屈,但不敢犯犟,只好照办。这一夜,她干脆不睡了,一心想着侍候丈夫尿尿。婆婆也不睡了,来到窗户外面听房。到半夜,她先是听见媳妇喊了两声:“哎……哎……”婆婆一听,怪满意,知道这是叫新郎起床呢。那时候新媳妇害羞啊,从不直接叫自家男人的名字,只叫“哎”,洛宁、孟津、宜阳这一带都是这样叫的。可是这么“哎哎”地叫了一会儿之后,还是没有动静,看来又叫不醒了!新娘就抱起新郎,坐在床沿上,把着他尿尿。婆婆听了里面的声音,知道媳妇终于上道了,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屋内的新娘听了,知道有人听房,害羞极了,心一慌,手一抖,把梦中的新郎掉到尿盆里去了! 
  如今的老年人,提起童养媳,都说童养媳不好当。童养媳的地位低,公婆家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使唤她欺负她。记者此前在我市地方志上看到一份材料,描述了一个童养媳一天内的劳作过程:鸡鸣即起,先把炉灶捅开,放上一大锅水,在那里温着准备做饭;然后打扫庭院,打扫的时候不准咳嗽,不许弄出声响,若是影响了公婆休息,就要挨打;打扫完庭院之后,公婆已经起床,要赶紧把公婆的尿盆倒了,洗刷干净放在茅房;之后到厨房准备早饭,这时还要抽空把鸡笼打开,顺便再和上一大块湿煤,准备着做完饭后封炉火;早饭做好了,要一一为家庭成员盛在碗里,然后自己找一个角落,一声不吭地吃饭,吃饭时一点咀嚼的声响也不能发出,否则婆婆过来朝头上就是一筷子,而公公则愤怒地端起碗出门吃去了,以示对这等没教养的童养媳的不屑。整个上午,她一刻也不能停歇,中午饭又像做早饭一样劳作。不过这顿饭婆婆会过来帮厨,只是帮厨的时候,少不得说童养媳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到了下午,她仍要劳作,晚上则是最难熬的,要织棉纺线。冬夜天寒地冻,又不让生火盆取暖,她只好一动不动地伸着腿(纺线必须采用这个固定姿势),可真苦了那双小脚丫,冻得像猫咬鼠噬,十分难受。这样纺线到深夜,完成了婆婆规定的任务量,她才能悄悄去睡。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童养媳的日子就是这么苦。
  那时,农村有童养媳,城市里也有童养媳。日前记者在采写这组稿子时,在老城东大街请教了79岁的洪先生,他退休前是写地方志的,深知童养媳现象是旧时代的一个婚俗缩影。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晓得这一婚俗,如果能把这种婚姻形式好好挖掘整理出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说,民国时期,老城一带的童养媳很常见,如果谁家的童养媳被婆婆虐待了,街坊邻居虽说心里同情,但从来不能上前干预,因为当时的民风民俗,对虐待童养媳没有丝毫的约束力,其中深层次原因有很多。
  三童养媳的产生,实际是贫富不均造成的。凡是做了人家童养媳的,无非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家庭穷困,根本无法把这个女孩养活;二是家庭突遭变故,如父母双亡,此女无人抚养;三是逃荒要饭的女孩,流落到一个地方后,被人家收养为童养媳;四是拐卖妇女的人口贩子,专门去偷、去买3岁以下的女童,卖给别人家做童养媳。
  值得注意的是,收养童养媳的家庭,并不是像上面说的都是富户,反倒是家庭困难的居多。这种家庭往往下不起聘礼,办不起排场的婚礼,因而早早下手,收养一个童养媳,慢慢地养大她。这实际上是婚姻形式上的“零存整娶(取)”, 相当于如今的“按揭”,每月都有一笔支出,作为童养媳的生活费。十几年之后,这户人家也就能拿到“房产证”,儿子就可以娶她了。
  有的领养者,为从根子上来掌控童养媳的命运,往往在她还没有断奶的时候,甚至在她未满月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将其抱过来,这跟养亲闺女差不多了,如果要算经济账的话,成本和花费其实很高。所以说,对这种畸形的婚姻形式,单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是解释不通的,其中必有社会伦理方面的深层原因。
  其实,童养媳的产生与宗法制度有关,与宗族香火延续有关。如果一个已婚妇女老是生女儿,那整个家族都会给她一种压力,迫使她想方设法生儿子,这是当时妇女铁定的使命。所以这时候领个童养媳过来,她的主要功能就是“招弟”。如果“招弟”失败,童养媳的命运将极其悲惨,因为按照伦理纲常,妻子可以找个理由休掉,而童养媳一旦领养过来,就不准“退货”了。这样一来,这个童养媳便永远没有丈夫,只能当牛做马,变成奴隶。可见,这种童养媳婚俗,足可以毁掉一个人或毁灭一个家庭。
  豫西地区自明清以来经济长期萧条,所以洛阳周边农村的童养媳也最多。如今稍稍上点岁数的农村妇女,脑子里都装有一两个有关童养媳受虐待的故事或歌谣――
  童养媳,童养媳,不如小猪和小鸡。
  公公伸腿踢一脚,婆婆照头一笊篱。
  小姑子更是恶狠狠,又是拧来又是踢。
  白天干的牛马活,晚上睡在猪窝里。
  这些流传在我市农村的歌谣,形象地揭示了童养媳的生活状况。而郑板桥则以记流水账的方式,描绘了童养媳的境遇:“小妇年十二,辞家事翁姑。姑令杂作苦,持刀入中厨。析薪纤手破,执热十指枯。姑曰幼不教,长大谁管拘。今日肆詈辱,明日鞭挞具。五日无完衣,十日无完肤。吞声向暗壁,啾唧微叹吁。岂无父母来,洗泪饰欢娱。一言及姑恶,生命无须舆。”
  这些,在过去那个时代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如今一些人还有童养媳情结。据报道,在一些偏远地区,一些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生了女婴就丢弃,使“童养媳”又有了买方市场。这倒是应该引起警惕了。

 

 

洛阳“乐舞百戏”的俗谈

                       

乐舞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产生于唐代武则天时期,被誉为“音乐活化石”。据记载,武则天登基后,出资十万胭脂钱组建“十万宫廷乐舞队”,专门为皇室贵族表演。乐器主要有管子、笙、琵琶、琴、筝、编钟等数十种,乐曲内容多是歌颂太平盛世,赞美大好河山等。武则天死后,随着唐乐改制,乐舞队的乐师们流落民间,“十万宫廷乐舞”得以在洛阳流传。后来由于先辈渐逝,后继乏人,乐谱多以失传等原因,“十万宫廷乐舞”频临灭绝。近几年,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势文化遗产,市政府对十万宫廷乐舞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组建洛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团,已整理出《朝天歌》、《长相思》、《嵩岳调》、《阳关三叠》等曲目百余首;配器由“编钟”、“古琴”、“排萧”、“埙”等三十余种,“金、石、土、木、丝、竹、匏、革”八音俱全,使昔日的皇家乐舞再现辉煌。

百戏一词源于夏代,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包括古代音乐、歌舞、杂技、曲艺等。最初是氏族集会和祭祀活动中的表演,后来逐渐由民间进入宫廷庙堂,南北朝后称“散乐”。“百戏”艺术在河洛一带孕育、汇集,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必需,以致达到鼎盛。。唐和北宋时百戏十分流行。北宋汴梁每逢节日,举行歌舞百戏盛会。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加入了魔术等外来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洛阳作为中国百戏的摇篮,折射着中国音乐、戏曲等艺术的发展历程。

洛阳习俗:须发

洛阳自古至今,男人蓄须有几条不成文的规矩:娶过儿媳,有了孙子辈和父母均已过世,三条缺一不可。若具备了条件不蓄须会为外人讥笑。须式有“山羊胡”,即下巴处一捋长髯,状似山羊之须。也有留络腮胡的,俗称“连边胡”,有长约1尺的长髯、八字胡等。农村留须主要体现家长的地位,显得老成持重。
    清代,男人皆按满族习俗剃去额上头发,形成前额半圆形,将余发后梳成独辫垂于身后,讲究者以“松三馈”辫子为美。也有的人因头发稀少,便把成绺的假发掺和编成辫子,民间俗称“续帘子”。民国时期,倡导剪发辫,大多数剃成光头。有剪成齐肩短发者,俗称“两道毛”。也有剪成分头和背头的,民间称之为“洋头”。年轻人有剪为平头的,俗称“娃娃头”。70年代以后,又有学生头、运动头。80年代后青年人留披肩发、梳把子,已不稀罕,人们把新潮发式中的轻松式、休闲式、波浪式戏称为“母鸡窝”,把飘逸式、俊逸式呼为“重檐歇山式”。
古今女性发式非常多,早在周代洛阳已出现两股发辫。汉代的高髻、椎髻、堕马髻、四方髻等发式,至唐不衰。民国时期,已婚女性多挽髻。将辫子盘于脑后,呈圆形或椭圆形,俗称“元宝头”、“纂儿”。中老年妇女多用黑丝线织成的网套在纂上。少妇或姑娘大多梳独辫或双辫。
民国初期,城中始有剪齐肩、齐耳短发式者,名曰“短发头”。年轻女性又喜将前额头发梳至眉上,剪作弧状,俗称“做花尖儿”、“刘海儿”,鬓角还喜欢插花。小儿发式多为在脑后留一小撮发,名曰“拽住”、“脖脐”。仅留头顶头发并扎成小把子的称为“橛撅儿”。这都属娇宠的孩子发式,大多数儿童为光头,或在前额上留发至囱门上方,下沿前齐,俗称“茶壶盖”。在囱门处剪留为半圆形者,称为“宝盖”。今儿童及少年发式以平头、运动头或一边倒者居多。橛撅儿、宝盖等发式在乡村仍就流行,拽住发式偶能见到。

洛阳习俗:如何认干亲戚

洛阳民间认干亲者颇多。认为小孩“命”不好者,就以认干亲“相克”。也有两家关系很好,为加深感情联络友谊,或攀仰门第、拉拢关系而结干亲的。所认干亲,男的称干爹、干大(音da),女的称干娘、干妈。孩子的父母与干爹干娘则互称干亲家,也称作干亲戚。
洛阳民间给孩子认干亲,以男孩为多,特别是家中代代单传或兄弟几个仅有一个男孩者,洛阳老城、盂津县等地孩子认干亲有认给神灵的。当孩子满月后就抱到神庙,把孩子认给神爷做干儿子。认给火神爷的,要从小穿红衣,从头到脚不见其他颜色,红鞋、红帽、红靴、红袜、红腰带、红手套、红鞋带等。不仅单衣裤全是红色,就连棉夹衣裤从里到面也都是红色。穿红的孩子,乳名都是叫“红娃”。穿红的意思是红色代表火,传说火神爷没有儿子,又喜欢孩子,很护短。认给他做干儿子,可以消灾避难,逢凶化吉,啥都不怕。此后大人孩子每年一次到火神庙给火神爷烧香上供,以求关照。直到孩子12周岁脱红时,再给火神爷敬上绵羊一只,以示还愿。
     有的父母给孩子认两个干亲,必须是一个姓刘,一个姓潘(意思是可以“留”住孩子,能“攀”住不放,保护孩子长大成人)。栾川民间有认远方外地人或走江湖者为干爹,俗称做“长腿干大”,意可保小儿平安。
    孩子到12周岁那一天,红娃换上杂色服装,由母亲带领,备上礼品到干娘家举行脱白仪式,去干娘家时必须要买1丈2尺白布,还要蒸100个蒸馍,做10碗各色花样的面食供品,买一块3―5斤猪肉和一只红颜色的公鸡做成熟食,一齐带到干娘家。到了干娘家,要先到祖先堂祭祀,孩子向干娘家的先人灵位行叩头礼,行礼时孩子的背后放上装100个蒸馍的篮子。行完礼要用双手从背后的篮子里搂取三次蒸馍,取出多少不限,逐次递给站在旁边的干娘。然后母亲把带来的1丈2尺白布搭在孩子身上,再由干娘取掉白布留下,并把事先准备好的1丈2尺红布交给干儿子带走。带来的礼肉切成两块,红公鸡由孩子母亲和干娘各扯一条鸡腿分开,干娘家留下一份,另外一份带走。至此,“脱白”仪式结束,孩子的母亲请干娘一同回自己家参加孩子12周岁生日宴席。
  认干亲的习俗,直到现在仍在洛阳民间流行。多是为了加强人际关系。

洛阳习俗:饮食规矩

洛阳民间有诸多饮食礼仪规矩,至今仍为人们普遍遵守。
平时家中盛饭时,先给长辈盛饭,然后按辈分依次盛用。给长辈端饭时要双手捧上,一只手视为不恭。全家聚餐时,最长者坐上席,先由老人动筷,老人续饭时由晚辈代盛。也有专门为老人做饭并端到老人住处,以免孩子“争食”。家中盛饭时不准把筷子插在饭中,有“丧幡”之忌,也不准用筷子敲击碗盆,有“穷叮当”之嫌。俗称“酒不言,饭不语”,吃饭时不能多说话。家中平时招待客人,先请客人动筷,妇女和孩子不能人席。为客人斟酒要满,倒茶要半。若客人用饭时筷子不慎落地,主人即打圆场道“快乐”(筷落之谐音)。若打碎了食具,则称“岁岁平安”(岁谐碎音),为长辈敬酒要站立双手端起,向同辈端酒时用右手端起,左手贴于杯边,以示尊重。平常到他人处做客,要先向长辈让莱,饮酒碰杯时用自已的杯沿碰长辈杯子中间,以示敬重。平时女性不可端着饭碗出门,也不允许倚门就食。农村男人有与邻里于村头、空地上用餐的习惯,各人端着稀饭、腌菜,拿着饼或窝头,蹲成一圈,边吃边唠,形成了乡村特定的“饭场儿,农村俗称“挤堆儿”。
  洛阳有吃泡馍的习惯,但正月初一禁吃泡馍,认为“浓浓唧唧吃一顿,离家远行受雨淋”。破五“送穷日”则要吃面条,俗语“初一元宝盖,破五榆钱串”,祈盼生财得福。

洛阳偃师饮宴习俗

偃师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所谓“古都偃师,饮宴之最,二八三八,行云流水,色香味形,调人胃口,热炒凉烹,妙在搭配”,说的是宴中有二八场、三八场。二八场即: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三八场为: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八道汤水菜。这八道汤水菜有讲究,汤要勾芡,爽而不腻;物要成形,滑而不烂。上菜时如行云流水,有序而不乱;上菜者高声报菜名,气氛甚是活跃。客人吃起来不慌不忙,主人便笑逐颜开,不亦乐乎。因此这三八场又叫“滴溜水儿席”,要不咋说:“一辈子没吃滴溜水儿,白到世上走一回。”
  宾客宴有好多种,一般农家逢婚丧大事,常用的有四碗四或八碗四。四碗四是指四个凉菜四个热菜,八碗四则是指四个凉菜八个热菜。凉菜讲究荤素搭配,热菜大多为红白猪肉及黄白豆腐。偃师的红烧肉很有特点:洗净码方,萝卜同汤,熬糖上浆,又红又亮,肥而不腻,越吃越想。萝卜与肉同煮,既消食又通肠。偃师的豆腐有说道,平常日子,豆腐或软或硬将就着用,但逢过事待客,那豆腐可得是看着细光,闻着喷香,拿起不烂,切着整装。人们还会说:“卖豆腐有眼色,胜似一年来叫卖。”桌上豆腐做得好,八方来客边吃边称赞,就是做了广告。待客的豆腐一定要切成马蹄形,成色也一定要黄中泛金,金中带黄,这叫:“马儿跑哩快,好事成双来。马蹄带着金,主家财源进。”
  二八场、三八场多指排场一些的宾客宴。二八场的八凉八热讲究对称,荤素颜色或红或白,或黄或绿,一定要亮丽、清爽。摆放时,要荤对荤、素对素、黄对红、白对绿。农家人常说:“八仙桌子四条腿儿,摆菜看着主家人儿,啥菜对啥有规矩儿,主家定有执事人儿。”
  三八场绰号“滴流水儿席”,又叫官场儿。这是标准的官府菜,也是最早的帝王菜系。从偃师出土的夏代酒饮器具及大量的商代陶制食器来看,这里有着最早的饮宴载痕,人们很容易从记忆中复制出或帝王或官府的宾客饮宴图,这就是官场儿的最好诠释。
  偃师的官场儿,源于夏,但场面最大的,算是商汤灭夏后在偃师犒赏众位将领时举行的官府宴了。《商颂》玄鸟篇中,说商汤取胜后,用十辆马车载着酒食祭祀先人,犒赏有功之臣,以庆贺“邦畿千里”的胜利。后来相继有周武王姬发、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偃师建都,其官场饮宴更气派,因此便留下了“大官场鸡鸭鱼肉,小官场扁垛将就,百姓家汤水管够”之说。其中的红烧肉、方白肉、皇(黄)焖鸡、烧皇(黄)鱼以及扁垛的故事都和皇帝有关。

 

汉高祖刘邦在邙山吉家沟(原为“鸡家沟”)遭困,其手下将小鸡宰杀,大火足味,细火焖煮,高祖吃后,神清气爽,连称:“此焖鸡真味,人间不可得也。”人们便称这道菜为“皇焖鸡”,唯恐不敬,统称黄焖鸡。晋武帝司马炎夜宿东汉太学(在今偃师),梦食黄鳝而有“飞草题”。汉光武帝刘秀游历偃师东南的辕关,在关下的参驾殿(今参驾店村)见扁垛而思念皇后阴丽华。这些传说,如黄沙盖地,不见稀奇。而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缑山菜”与“陈家宴”。缑山菜源于偃师南府店一带,而陈家宴源于玄奘的老家陈河。
  缑山因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此驾鹤升仙而扬名,女皇武则天亲笔撰书的“升仙太子碑”至今仍矗立于缑山之巅。因为这里常有皇族出没,缑山菜便源于此。缑山菜的道场基于官场宴,又叫缑山官场宴,其特点是:有荤有素,荤素对称;有甜有咸,先甜后咸;下水野味,来者不拒;牛羊下水,尽可为菜;小吃早点,吃着稀罕。来的帝王多,口味也多,因这里是旅游之地,故没恁多讲究。因此人们说:进了缑山,吃无忌惮,飞禽野兔,全蝎雀蝉,口无遮拦,赛过神仙。
  如今,人们将八碟子八碗看得俗了,便瞄准了野味,尤以缑山烧野兔最为有名,那可是闻着香,看着馋,吃者一人一只腿管饱,蘸花椒蘸细盐,吃法自便。这缑山宴还有一特点,即:小吃道道见肉,牛羊肉水煎包肉多菜少;空心火烧馍,或将猪耳菜丝,或将牛肉薄片填得肥圆。因此人们说:缑山小吃鲜,吃了能升仙,远追王子晋,近撵武则天。你看,这些故事都与帝王或皇族有关,叫你听着稀罕,吃着新鲜。
  陈家宴的种类更多,有年节宴、佛事宴、娶媳妇嫁女生日宴,还有小儿满月待客宴、拜师宴、谢师宴、老人三周年纪念宴,而且是宴宴不同,花样多多。
  史随帝王著,连吃道也是。偃师之所以吃之有道,当然也归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纵观天下之汤羹菜肴、面食点心,也都是在存在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渐进,在渐进中提高――追溯饮宴渊源,挖掘地方文化,也算奉古荐今,以飨读者了。

 

洛阳求子习俗

 

           

从结婚之日起,家里人(特别是男方)就盼着生孩,而且企盼生男孩。因为重男轻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观念,它对民间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为了早日实现这一愿望,便要求助神灵,希冀早得贵子。在50年代以前,洛阳久婚不孕的妇女,很少去找妇科医生诊治,唯一的办法就是求送子神来送子。常到奶奶庙求“观音送子”或“拴娃娃”。
求“送子奶奶”送子,或自己去或婆母、小姑代去。多是烧一炷香,磕头祷告,诉无子之苦,说盼子愿望,最后向“送子奶奶”许诺,若得了子如何还愿。奶奶庙里放有泥塑的娃娃,求子者用红线拴一个抱住回家,一路上不许回头,默念着事先给孩子取的名字,据说这样就可以有子了。求子后果真如愿以偿,还要到奶奶庙去还愿。还愿时除了带上求子时许下的红布幔帐等供品外,还要再送去100个泥娃娃,以便其他人家求子时“拴娃娃”。
在洛阳民间,除了到奶奶庙求子外,还有的到龙门山庙会和宜阳灵山寺庙会求子。每年农历正月初八,龙门山庙会上求子之人满山遍野,洛阳附近各县都有人远道而来求子。来的多是为儿媳或闺女求子的老年妇女,所以俗称这一庙会为“老婆儿会”。
因民间求子、拴娃娃非常盛行,洛阳郊区李楼乡凉洛寨的老百姓就为“求子”专门捏制泥娃娃,远近闻名,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洛阳婚礼习俗:闹洞房

           

洛阳人闹洞房,简称“闹房”,俗称“逗新媳妇”,有“三天无大小”之说,即不论辈分大小,尽可与新娘嬉闹。而且调笑的内容,多与性文化有关,意在启发新人共赴爱河,欢度良宵。  洞房是封建王国划分出来的一个“特区”,可以把封建礼制的束缚暂时抛开,对新人进行一次丰富多彩的性启蒙――古老的婚俗把最实用的东西保留下来,承载了老百姓多子多孙的愿望。
  一新娘与新郎拜过天地,进入洞房,就要度过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夜。她到底怎样度过此夜呢?她对即将到来的肆无忌惮的闹房,又怀着怎样的心态呢?偃师城关镇新城村88岁的刘之明先生对此颇有研究,他说:新娘都害怕别人来闹房,但她的公婆却欢迎大家来闹房。如果吃过晚饭还没有人来闹房,就赶紧派人出去敬烟散糖,邀请人家来闹房。
  闹房,洛阳人称为“耍新媳妇”或者“逗新媳妇”。这个“逗”字,大有深意,新娘将在被“逗”的过程中,接受一次深刻的性教育,她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集中接受夫妻生活方面的新知识。你看:她刚刚来到洞房,小姑子就端来了面疙瘩汤,“面疙瘩”谐音“一拨拉”,民谚云“喝下面疙瘩,生下一拨拉”,汤内有大枣、花生、棉籽等,取“早生贵子”之意。新娘喝汤时,有人在一旁念念有词:“喝口面疙瘩,生个胖娃娃。吃个大红枣,生个胖小子。吃个棉籽儿,一对双生儿。”新娘喝完汤,大家就问:“生不生?”新娘回答:“生!”大家哄堂大笑。
  这是她嫁过来上的第一节课,课题很明确:生孩子。
  第二课是铺床,我市各县铺新床的时间有所不同,有的在结婚前夕,有的在新婚之夜。铺床的人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让“全人”来铺床,所谓“全人”,就是有丈夫及儿女双全者。只有洛宁县最特别,由公公来铺床,当地民谣云“老公公铺床,儿孙满堂”。
  铺床时要“撒床”,撒床是古代“撒帐”仪式的演变,唐宋时亦有此俗。撒床用品是核桃、枣、花生、籽棉。撒床歌是:“新人进新房,新屋子配金梁,叫金菊和海棠,手端果盘来撒床。头一把撒的两口子共荣华,二一把撒的明年生一对。三一把撒的三进状元魁,四一把撒的事事能称心,五一把撒的五子早登科,六一把撒的六子保家门,七一把撒的妻贤子孝顺,八一把撒的八仙庆寿辰,九一把撒到床里面,生个娃娃做大官,十一把撒到床外头,生个闺女把娘娘位坐就。撒罢床,屋生香,你俩成就好鸳鸯。又生闺女又生娃,闺女娃子成疙瘩,爷爷奶奶笑哈哈。”
  伊川县撒床时还有唢呐伴奏,偃师更复杂,撒床有撒床歌,铺床有铺床歌,还要分开唱,而且所铺的被褥,四角都缝进花生、棉籽,意为“生子”,其中铺床歌唱道:“贺新婚,入新房,我给新人来铺床。铺床铺麦秸,生个儿子做秀才。铺床铺火棍,生个儿子做举人。铺床铺上个砖,生个儿子做大官。一年一个哟两年俩,三年床上滚疙瘩。”
  偃师风俗,新娘入洞房时还要举行“送房礼”,一般由新郎的嫂子送房,用条盘端酒壶酒盅和四样菜,还要端上一盏“长明灯”。送房歌这样唱:“进去屋门黑洞洞,一端条盘一端灯。四角搁着四盘菜,酒壶搁在正当中。叫弟妹你听仔细,俺把兄弟交给你。冬天由你做袍子,夏天由你做夏衣。脱下衣袜你可记,热热冷冷你萦记,萦记不到俺不依!”
  这又是一堂培训课,对新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该喝交杯酒了。“喝交杯酒”乃古俗“合卺”礼在民间的演变,周代已有,自北宋演变为“喝交杯酒”,喝时两人胳膊交叉,头靠近,亲密接触,大家看了,喝声彩,唱起来:“你俩喝下交杯酒,夫妻偕老到白头。你一壶,他一壶,今儿黑你俩住一屋。你一盅,他一盅,今儿黑你俩甭安生!”
  这首歌,启发新婚夫妻今晚同床,不能分居,莫要虚度。接下来新娘要对新郎说:“这杯酒,敬你的,给你遮风避雨哩。”新郎也端起一杯酒,对新娘说:“这杯酒,敬你的,叫你生儿育女哩。”这是明确夫妻的责任和义务。
  孟津县闹房,有“寻郎、住店、吃四盘”三个过场。第一步,新娘模拟寻郎,闭上眼睛在屋内摸索辨认,一边寻找一边唱歌,往往摸错人,引起一阵欢笑,当寻到新郎之后,就挽起新郎的胳膊去“住店”,唱起住店歌:“一行三人来住店,一个状元爹,一个状元娘,还有个状元肚里藏。”
  以上这些,其实只是闹房的序幕,属于“文闹”,比较斯文,核心内容:要新娘生孩子!但新娘怎样才能生孩子呢?她不懂,有人教!于是下来进入“武闹”阶段:动手动脚,比较粗鲁,奇思妙想,花样百出。

二武闹
  武闹,允许有过火的动作和粗鲁的语言,目的是尽快打破新娘对性的陌生和羞怯。旧时盛行早婚,新人对房事一窍不通,“武闹”就是对新郎新娘进行性教育,并以此了解新娘的脾性,为日后邻里和睦相处作铺垫。所以洛阳风俗是欢迎武闹,闹得越痛快越好,所谓“不闹不发,越闹越发”,闹的人多说明人缘好――“新婚三天无大小,爷爷孙子胡乱搅”。
  闹得最出格的是新媳妇的老公公也来闹,传说豫西山区有户人家娶媳妇,新郎到门外送客去了,老公公到新房来取香炉,见儿媳妇一人端坐,默不作声,心想她并不认识我,我且调笑她几句,试试她是否轻薄。于是上前问道:“新娘你今年多大了?”“17岁!”“你父亲今年高寿?”“17岁!”“你弟弟今年多大了?”“也是17岁!”
  老公公一听,蒙了,敢情娶回来一个“傻妞”?怒道:“你糊涂了!一家人咋能不分大小?都一样的年纪!”不料儿媳妇说:“是呀!俺那里和您这里的风俗一个样,也是不分大小,不分好歹的,都是乱着来的!”公公一听,脑门儿冒汗,知道儿媳在讽刺他,羞愧难当,逃离新房。
  大凡每村每寨,都有善于嬉闹的专家,他们闹房时有计划、分步骤:先将两支蜡烛点燃,置于桌案上,让新郎新娘红布蒙眼,相对而立,同吹蜡烛。当两人张开嘴巴时,迅速将一盆面粉端过来,代替蜡烛――“一二三,吹蜡烛!”结果面粉飞扬,新人顿成“白人”,大家哈哈大笑,寓意“白头偕老”。
  接着,把新郎的裤腿自大腿根扎紧,命其解开腰带,让新娘把一个鸡蛋放到新郎的裤裆里,再把一个鹅蛋也放进去。然后让新娘先掏鸡蛋,掏出来后要问新郎:“这是谁的蛋?”新郎答:“这是鸡的蛋!”然后再让新娘把那只鹅蛋也掏出来,问:“这是谁的蛋?”新郎只好回答:“这是鹅(我)的蛋!”于是大家哈哈大笑。
 这是逗引新娘接近新郎的隐秘部位,勇敢面对性问题。 
  这个目的实现后,又取来一枚核桃,令新郎将核桃从新娘的左衣袖里塞入,用手“赶”着核桃从新娘的胸前通过,中途不能掉下来,最后从新娘的右衣袖里出来,这是想办法让新郎抚摸新娘,培养新郎的果敢与温存。
  新婚夫妇有了此番接触,已不再那么羞涩了,就逗引他们接吻。如今的方法,是把一只苹果吊起,让两人同时去咬。苹果晃来晃去的,咬不着苹果,自然会碰到对方的嘴。此法是从古代“嘴叼筷子”演变而来,旧时把一根筷子插入瓶中间,只露一点筷子头,让新郎新娘同时张嘴,合力把筷子叼出来,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筷子没有叼到,却互相亲了嘴。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啃苹果”节目已经“老掉牙”了,连新娘新郎都感到不刺激:你这边正在找绳子准备吊苹果,新郎就走过来说:别费那个劲儿了,不就是接吻吗?这个谁不会?做给你们看就是了。于是搂过新娘,长吻不止,旁若无人,结果把来宾晾在一边,反使大家觉得站在这儿多余。
  所以,过去的闹房招式,年纪大的人看了觉得已经过火了,年轻人看了觉得不过是“小儿科”而已。如今的闹法更大胆:有的让新娘仰面躺在地上,让新郎上来做俯卧撑。有的把新郎新娘蒙在一个被窝里,让他们在几分钟内脱掉所有的衣服。于是新郎新娘在里面抖抖索索,把一件一件衣服扔出被窝,一直到新娘穿的内衣也扔出来了,大家才嘻嘻哈哈,说声“走人”,扬长而去,把疲惫而又兴奋的新人,留在洞房之中。

三闹房之后,便是听房。
  洛阳人把“听房”称为“听私房话”,公公婆婆对此持欢迎态度,如果没人来“听房”,婆婆就会把一把扫帚靠在新房窗下,扫帚上搭一件衣服,对扫帚说:“扫帚扫帚尾巴长,没人听房你听房。”或者干脆自己来听房。
  听房有几种方式,文雅的“动耳不动手”:三两人伏于房外,相互约定不准出声,耐住性子等新郎新娘宽衣就寝,然后听新娘发出的声音,感受那分难得的刺激。听着听着忍不住发出笑声,这便惊动了新郎新娘,在被窝里慌作一团,一边穿衣一边笑骂,但毕竟为时已晚,次日的“花边新闻”必然上了“头版”,且以“现场短新闻”的方式向人们发布,绘声绘色,添油加醋。更有那调皮的后生,碰到新娘出门,还会模仿新娘当时的羞怯声调,弄得新娘满脸羞红,但满村人听了,都会开心大笑,没人意识到这是侵犯隐私权。
  实际上,听房是婚庆之高潮,是民俗之特权,这种风俗像恐龙的化石那样古老,它是抢婚婚俗的余音。远古之时,新娘都是被抢来的:用一块兽皮蒙住她的头,这东西后来就成了新娘的红盖头;用个封闭的东西把新娘抬过来,这东西就是后来的花轿;把新娘圈禁在洞穴之内,这洞穴便是后来的洞房;叫来一帮子小喽,来到洞穴中大喊大叫,把洞穴里的妖魔鬼怪驱走,这就是后来的闹洞房。
  由此看来,闹房有驱邪的作用,所以旧时要请神婆事先来洞房作法,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念道:“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送子娘娘送子来!”有的地方还要在新房内放炮,以此吓走鬼怪。可如此一来,又为闹房的提供了恶作剧的机会,他们事先把胡椒面儿放入炮仗之中,燃放后一屋子呛人的味道,害得新郎新娘住不进去。
  新房来的人越多,闹得越厉害,鬼怪就越不敢来,所以闹房是借大家的力量,为新郎新娘创造一个祥瑞环境。殊不知自有闹房以来,就有人利用闹房搞恶作剧。有的在不易察觉的衣橱里,放进四五个定时闹钟,正当新郎新娘坠入爱河之时,四五个闹钟一齐闹响,坏了人家的好事。有的手持用竹筒做的水枪,静候于新房窗下,当新郎新娘正要亲热时,突然向屋里喷水,破坏夫妻恩爱进程。有的甚至揭开屋顶瓦片,往下面倾倒草料或面粉,这简直是搞破坏了。
  最损的,是“听床”:事先藏于床下,一般是新娘婆婆家的远房弟弟干此“营生”,年纪都不大,还是个小孩子,事先被成年人如此这般地一撺掇,就来“听床”了,说是等到小两口一亲热,你就大喊一声讨要红包或好吃的,必定满载而归!只是小男孩一般都犯困,结果等不到时辰,就在下面睡着了。曾有新娘起来小解,尿在听床人身上的事例。
  也有闹房者强行脱去新娘鞋袜,强阻新娘不得上厕所者。也有整夜占据新房,闹通宵,使新婚夫妇不能就寝者。更有趁乱对新娘进行性骚扰者。所以客观地说,“闹房”这种传统民俗,应该改革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更健康、更文明、更活泼。

洛阳习俗 酒祖日 祭杜康

农历正月二十一,是杜康的生日,这一天是酒祖日。
  这个酒祖日最具地方特色,只有汝阳蔡店乡才过这个节。
  蔡店乡有个杜康村,村边有一条杜康河,清澈见底,蜿蜒流淌。当地人坚信这里是杜康最初酿酒之地,不但设祠祭祀,还在酒祖生日展开各项纪念活动。但有意思的是,当地人还把杜康的忌日,也就是八月初一也叫做“酒祖日”,生日和忌日统统称为“酒祖日”。如今,汝阳县为强化这个节日,到了“酒祖日”这一天,整个汝阳县都有纪念活动。
  正月二十一,为春祭,要开展敬神和娱神两项活动。
  这天早上,太阳初升,蔡店乡各村的神社仪仗就出动了。队伍的前面,有几个壮小伙抬着杜康神像,神像后面高擎一面酒旗。村里的大神头(神社头领),右手抱一坛好酒,左手挟一只羔羊。这羔羊雪白雪白,谓之“神羊”,羊毛纯白漂亮,无一根杂毛。
  神社队伍迤逦而行,转了几条街巷后,最后走进杜康庙。其时社众环立,气氛肃穆,大神头将杜康像放归神位之后,就要进行“领羊”仪式了。其实这“领羊”仪式,旧时很多地方都举行,属于重大的祈愿活动。具体程式是:将酒点燃、加温,然后把热酒浇在羊背上。这时候,若羊无动于衷,大神头则当众辞职,由候补神头再行浇灌酒。若羊受酒,抖动身子,发出声音,就表明“神羊”已领,敬神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你该说这“神羊”也真够神的,高兴了就抖动身子,发出声音,表示接受人之祈愿;不高兴了就无动于衷,爱理不理,扫了大家的兴。其实,这一只无辜羔羊,不过是羊中幼儿、人前玩偶,哪里有这么多的复杂心理。若是一只体质好的羔羊,在游神、转街之后,尚有一些体力,被那火辣辣的酒一浇,猛一激灵,抖动身躯,发成声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怎能说它在人前显灵,不过是条件反射而已。
 若是一只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小羔羊,被人长时间的挟持游行,早已神经麻痹,仿若一截木头,所以即使热酒浇身,也无动于衷了。听老辈人讲,凡举行这种仪式,大神头都提心吊胆的,因为如果“领羊”失败,就说明大神头无德无能,当场辞职丢人不说,以后在乡亲面前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所以有的地方的大神头,若见那羊被浇酒之后没有反应,就暗下狠手,用钢锥猛刺羊身,羊疼痛抖动身躯,发出痛苦叫声,算是瞒过众人,“领羊”成功了。
  酒祖日“领羊”之后,还要进行娱神活动。当天请来两台大戏,面对面唱起对台戏,主要唱《刘伶醉酒》,兼有其它剧目。到了日落时分,神头鸣金散戏,社众用“神羊”列筵。羊头赏给白天唱对台戏的获胜者,羊尾送给失败的戏班子。
  此后点燃烟火。这种烟火不同于焰火,不在高空绽放,却在手中摇动,俗称“摇梨花”。其时杜康庙前,18盏灯笼相继点亮,一位扮“酒神”者,在金童玉女的簇拥下走出庙门,高唱酒歌,敬献美酒,人们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秋祭的时间很长,从八月初一到初十,整整十天时间都要祭酒祖。届时各地酒商以酒为媒,来到这里广结酒缘,这等于召开了一次酒类博览会,商家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订货。上世纪80年代后期,洛阳市政府依此旧俗,移风易俗,以汝阳、伊川两县为依托,年年举办杜康酒节,使这个传统酒祖日,有了新的内涵,加快了酒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

洛阳贺吊之礼习俗

洛阳民间不仅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琐礼细节,对亲友邻居家中的红白大事,以及其它喜忧或遭灾遇难之事,都很讲究礼仪。届时除了“行礼”外,还要尽力帮助。
凡遇红白事,亲戚、邻里、朋友都要送礼,洛阳民间俗称“行礼”或“随份儿”。礼仪轻重,视亲疏程度和经济状况而定。不同年代,所送礼种类也不同。
对喜事的送礼,分男娶女嫁而异。向男方送轻礼,则买一幅画,写上名送去。也有送一枕巾或一双鞋的。重礼则送中堂、幛子、玻璃匾等。洛阳郊县农村习惯送一幅写有吉庆语的红对联。向女方送轻礼,多为袜子或香皂之类物品;重礼则送衣物、床单、被面等。70年代后,也有给男方或女方送现金,数量逐渐增加。现金多用红纸包好,写上贺语与名字,谓之“红包”,也称“封礼”。
对丧事的送礼,吉利区一带旧时轻者送一百纸锞,到灵前吊唁。重者送纸扎,大官礼(20个大圆馍)加果晶,或者送花圈、挽幛。
近些年贺吊之礼数量逐渐增加,有的真情实意,也有的是还人情债,过去收礼现在还。也有托人办事借机送礼的。
主家收了礼物,都要设宴招待送礼者。收礼者将来还得还礼。洛阳一带在丧事后,要将所剩食物分送乡邻,对送礼和帮忙者表示谢意。

蔡襄造洛阳桥的传说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后来,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

一日,一只渡船过江,龟蛇作怪,大风狂吼,浊浪翻滚,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过去。这时,天上传来了喊声:“蔡学士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钻入江底。只一会儿,江面又风平浪静。船上的客人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个怀孕妇女,丈夫姓蔡。那孕妇心里清楚,就对天暗暗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便利过往客人。”

那孕妇果然生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蔡襄从小聪明伶俐,二十岁那年中了进土,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在京城时,挂念着建造洛阳桥之事。但当时朝廷有规定:不准文武官员回原籍做官。

有一天,蔡襄要陪皇帝游玩御花园,事前,他暗中叫一个太监,预先在路边的芭蕉叶上,用毛笔蘸蜂蜜写了八个大字,蚂蚁嗅着香甜味,都围来叮蜜,排成了字阵。皇帝经过这里便顺口念了芭蕉叶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赶紧跪下谢恩。皇带笑着说:“朕只是念叶子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一直跪着不起来,说:“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又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洛阳关林是我国惟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自古就是人们朝拜关羽的胜地。自去年以来,关林朝圣活动开始与河洛文化节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成为洛阳继牡丹花会之后又一个文化旅游盛会。

洛阳关林是我国惟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自古就是人们朝拜关羽的胜地。自去年以来,关林朝圣活动开始与河洛文化节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为洛阳继牡丹花会之后又一个文化旅游盛会。

关公自古被人们视为忠义化身和道德榜样,其"忠义仁勇"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敬仰。1994年秋,洛阳开始举办国际关林朝圣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海内外华人华侨来洛寻根问祖的朝拜和联谊活动日益频繁,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的举办,对于发扬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千年帝都厚重的文化底蕴,促进经贸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每年的朝圣大典上,由典仪宣读祭天文书,在主祭官带领下,海内外各关帝庙主委、朝拜团体由仪门沿御道来到大殿前,向关公敬献供物、上香、献酒、行祭拜礼。这项活动是关公传统祭祀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设置体现了祈求平安、富足、仁义、诚信的传统观念。

大典组委会还将举办乐舞《关林神韵》,届时将有百余名演员挥舞着写有"百家姓"和"忠义仁勇"的旗帜分两侧站立舞台。在大里王排鼓的助威下,舞台正中的舞狮表演虎虎生风,威猛刚劲。身着宫廷服装的乐师们,则手拿笙、箫、笛等乐器,演奏着带有浓郁古都风韵的乐曲。

 

 

【洛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酷爱诗歌舞乐,一生长居洛阳,称帝后又定都于洛阳。她曾出资二十万两脂粉钱,其中十万两雕刻了至今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十万两精心培育了因此而得名的专供皇族贵胄们欣赏的“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每天都要在万象神宫进行演练,寓意武皇的十万江山稳如磐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以气势磅礴、雍容华贵构成了中国中典音乐舞蹈的灿烂和辉煌。

唐代乐舞,洛阳鼎盛,至今,武皇十万宫廷乐舞仍活跃在洛阳隋唐古城的部分村庄中,多数乐师已年过花甲,年龄最大的已有九十多岁。这皇家绝响,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尘封之后,如今,经各界人士按古老的工尺曲谱挖掘、整理,又以其古朴、典雅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了武皇时期的辉煌风采。

“十万宫廷乐舞”的乐曲内容主要是歌颂太平盛世、赞美大好河山等,乐器主要有管子、笙、琵琶、琴、筝、编钟等数十种。“十万宫廷乐舞”为宫廷乐舞,其特点是:讲威仪、图声势、尚奢华,保留皇家风范,仅在祭祀、庆典及重要活动中演出。如今,十万宫廷乐舞流传下来的有: 歌舞《朝天歌》、器乐合奏《唐韵》、表演唱《饮酒乐》、男声独唱《谓城曲》、乐舞《颂升平》、 独舞《万佛飞天舞》、乐舞《春江花月夜》、乐舞《青天乐》、歌伴舞《圣明乐》、乐舞《媚娘游春》、五重奏《梅花吟》、女声独唱《赏花歌》、小组唱《何满子》、女声独唱《如意娘》、 埙与乐队《苏武牧羊》、 器乐合奏《观灯》、器乐合奏《嵩岳调》、琴与乐队《阳关三叠》、琴歌《钗头凤》、器乐合奏《听竹》、歌舞《盛世天长久》。

为使这一皇家绝响再现辉煌,有关部门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聘请音乐和史学专家严格按照唐代史料记载,对乐谱进行整理,添配编钟编磬等大型乐器,组建了乐舞团,推出"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演出场面宏大,古风古韵浓郁,演奏者身穿唐时华丽盛装,再现了大唐宫廷乐舞的辉煌,深受各界和旅游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