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党史纵览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来源:洛阳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7日

“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传承红色基因,让后代牢记,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大别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产物,大别山精神在鄂豫皖三省、在中国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大别山精神的形成

大别山是我国中部自西向东、蜿蜒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一条重要山脉,属于鄂、豫、皖三省相连的边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出壮丽的篇章。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大别山地区28年始终坚持革命斗争,不曾间歇。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大别山地区就已经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党的活动的开展;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八七会议的精神指示下,大别山地区爆发了著名的黄(安)麻(城)起义以及商(城)南起义、六(安)霍(山)起义,并创建了当时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鄂豫皖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是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四支队和二师、五师及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大别山地区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老区。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始终坚持革命,创造光辉的革命业绩,体现了极强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被概括为“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一般被定义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民族解放、人民独立,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的革命精神总和”。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关于大别山精神,学术界有不同的概括。一般来说,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可以定义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1.“坚守信念”是指“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使大别山红旗不倒,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

在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为了革命理想的实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无数的革命英雄和革命志士。正如徐向前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说:“经过党长期培养和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具有无限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表现出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大别山地区20多年的革命历史充分表明,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坚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从大别山走出去的革命队伍,由始至终坚持革命,寻求真理。著名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地区有几十万的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此产生了众多著名的“将军县”“红军县”“烈士县”,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有13万多人之多。正是这些可歌可泣的大别山儿女,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斗争,换来了革命的成功。

2.“胸怀全局”是指“在革命紧要关头,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大别山区的军民总是从全局出发,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

大别山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向来以革命大局为重,总是从革命大局出发作出有利于全局的判断考虑。当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时,为打破国民党当局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围堵,党中央指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军队统治的大别山区。面对这一艰巨任务,邓小平毅然告诫队伍:“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就愈有利。”

1947年6月,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方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军队从鲁西南出发,抢渡黄河天险,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杀开一条血路,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像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体现了胸怀全局、忠诚担当的精神,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同样体现了这种精神。1947年11月至12月,大别山根据地遭到国民党33个旅的围剿,处在大别山内线指挥作战的邓小平只带领10个旅的兵力,气候严寒加上战备物资的短缺,情况十分危急。当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命令陈粟、陈谢兵团外线给予配合时,邓小平考虑的还是中原的战局和长远的战斗。他在电报中说:陈粟、陈谢大军对大别山的支援,“应做长远的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能帮助陈粟、陈谢大军在外线大量歼敌,对全局亦有利”。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牵制了国民党大批主力部队,为中原战局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胸怀全局、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是大别山军民在艰苦斗争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夺取革命斗争胜利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和全局意识,成就了我党我军逐鹿中原的壮举。

3.“团结一心”是指“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大别山地区的军政军民团结一致,为扩大人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和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

这种团结,在刘邓大军中首先表现为内部的团结。1989年邓小平在回顾“二野”历史时说:“二野的内部关系是非常团结、非常协调的。上下级之间,各纵队之间,甚至于更下层一点,关系都很协调。”这种团结,不仅表现为“刘邓”之间的团结,还表现在刘邓大军十分注意军民之间的团结,时刻注意关心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团结群众。刘邓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团结90%以上的人。要团结90%以上的人,就要关心群众的利益,严格执行纪律,绝不能侵犯群众的利益。针对部队出现的破坏纪律、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制定了严格的军事纪律,向全野战军颁发整顿纪律的命令,迅速克服松懈情绪和违纪现象。刘邓还带头执行群众纪律,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利益,为部队作出了表率。争取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正是以这种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始终做到了矢志不渝,坚韧不拔。在白色恐怖之下,在遭受国民党军反复“会剿”“围剿”“清剿”“扫荡”的严峻形势之下,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顽强地坚持革命斗争。

4.“勇当前锋”是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我党创建的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地位,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始终勇当先锋,舍身取义。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的人民群众不仅积极给革命军队送粮送衣、送医送药、抬送伤员、传递情报,而且积极把自己的家人送去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壮大革命队伍。

红安人民著名的“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这种勇当先锋、舍身取义精神的真实体现。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安人民宁肯忍饥挨饿,把有限的粮食节省出来,送给子弟兵做军粮。据史料记载,“黄麻起义”等20次战斗中,红安捐军粮160万斤,6.5万人参加红军,6000人参加新四军、解放军。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为革命献出几十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大别山区军民勇当先锋,为中国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不仅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一种,蕴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永不过时。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来引领我们走上新的征程。

1.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胸怀全局在新时代有新的要求,即观大局、谋大势。谋全局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要求和各方面工作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军队工作千头万绪,对军委来说,要坚持抓大事、谋全局,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宏观决策上”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持续接力,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新时代需要有勇当先锋的时代弄潮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人:“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具备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这是对勇当先锋者的时代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条条框框,冲破阻碍改革的藩篱,当我们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时,寻求更大的突破。

将大别山精神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课题相结合,努力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最大时代价值。

2.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涌现的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弘扬大别山精神,充分发挥大别山革命人物的榜样力量,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在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能够做到正确取舍;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对金寨县和金寨人民过去的历史贡献做了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金寨县作为大别山的中心地带,金寨县人民作出的历史贡献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承红色基因,让后代牢记,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大别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产物,大别山精神在鄂豫皖三省、在中国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平 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