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党史纵览

他的英名和功勋永远为人民所铭记

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6日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11月24日,湖南省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忆学习刘少奇同志的崇高风范和革命精神。

  座谈会上,刘少奇同志儿子、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源,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庄超,宁乡市委书记周辉分别发言,从不同角度深情追思了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刘少奇同志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我们特将与会同志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一生为革命、死也要为共产主义事业”

  刘少奇同志儿子、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刘源

  我代表刘少奇同志亲属,衷心感谢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和宁乡市委、市政府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所作的一系列精心安排。

  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北京到长沙,我们纪念、缅怀、追思刘少奇同志的光辉一生。作为后人,我更是难以忘怀父亲“一生为革命、死也要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精神风范。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1967年1月,在“文化大革命”中,在父亲蒙受冤屈、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仍以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向党中央建议“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解放老干部,使国家少受损失”,坚信“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第二件事情发生在1967年4月,父亲向我们交待了遗嘱:“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11月23日,在中共中央举行的纪念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我父亲,“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艰难的时刻,他仍然誓言‘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

  这次回湖南,从长沙到花明楼的高速公路上,一块指示牌上分别印着“毛泽东故里韶山”和“刘少奇故里花明楼”的字样,而正中间就是两位伟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父亲和毛主席,同为湖南人,祖居相距不过百里。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父亲回到长沙协助毛泽东同志领导湘区革命运动,两位革命者在长沙清水塘第一次见面后,就开启了长达40多年的合作奋斗,共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父亲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早倡导者,在党的七大上,父亲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出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确立“毛泽东思想”是父亲的一大功劳。作为湖湘子弟,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家乡人民以这样的方式致敬老一辈革命家,让我深受感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回顾父亲光辉的一生,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教训比经验更加宝贵,我们要深刻汲取,维护好民主集中制,加强和维护党内团结,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我就讲这些,再次谢谢家乡人民为纪念父亲诞辰120周年所作的各项工作。

  永远的怀念 奋进的动力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胡衡华

  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座谈会,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

  长沙是刘少奇同志的家乡,也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为精髓的湖湘文化,给了少年刘少奇同志深厚的历史浸润和文化滋养,对他的光辉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曾数次回长沙视察、指导工作。1961年4月,他回到家乡开展了为期44天的农村调查。他不住宾馆,不住招待所,就住在生产队的房子里,睡木板和草地铺。他在翻山越岭、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中了解实情,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承认并修正错误,果断作出解散天华大队公共食堂的决定,还开拓性地提出了农民兴家立业的“十个一”目标。从刘少奇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顺应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首创的政治胸襟和远见卓识。他关心家乡,却不用感情代替政策,从不利用手中权力给家乡任何特殊照顾。他把自己对家乡、对家乡人民的热爱深深熔铸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局中,是真正的爱在高处、情在深处。

  刘少奇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9年了,但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抚今追昔,可以告慰刘少奇同志的是,新中国成立6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长沙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11月23日,党中央隆重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刘少奇同志伟大、光荣的一生,高度评价了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刘少奇同志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长沙党员干部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着政治责任和深厚感情向刘少奇同志学习,以刘少奇同志为光辉榜样,做到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创造,勤于学习、知行合一,心系人民、廉洁奉公,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把长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弘扬少奇同志的伟大品格与优良作风

  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庄超

  湖南是刘少奇同志的故乡,也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三湘热土孕育了他的品质,湖湘文化滋养了他的才华。作为革命家,他长袖善舞,纵横驰骋,多次临危受命,协助毛泽东同志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为政治家,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最根本的宗旨出发,留下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政治策略原则。作为理论家,他殚精竭虑,满腹经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作出了许多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他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多次回湖南视察调研、指导工作。特别是1957年、1961年和1964年刘少奇同志三次回到湖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对湖南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高屋建瓴而又切中实际的指导。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坚持调查研究的光辉榜样、实事求是的杰出典范、走群众路线的优秀代表、坚持创新的突出典型。在湖南调研时,他轻车简从,住土屋,铺禾草,睡门板,谢绝一切照顾,拒绝走马观花,与群众密切接触,掌握了许多真实情况,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正确的观点、理论,不仅在当时端正了全党的认识,而且为中国今日的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刘少奇同志在湖南的调研指导活动丰富而生动,在蹲点调查研究指导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良作风,是留给家乡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了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视察时嘱托我们,“湖南人杰地灵,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都诞生在这里,我们要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为此,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以发展成绩诠释少奇家乡的责任与担当

  宁乡市委书记 周辉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我有幸作为家乡代表,满怀景仰和思念之情,参加省委举办的纪念座谈会,既倍感光荣和自豪,更备受激励和鞭策。

  刘少奇同志出生在宁乡,在宁乡生活了18个年头。他从小就热爱读书、立志报国,留下了“刘九书柜”的动人故事。1961年4月,刘少奇同志回湖南进行了44天的农村调研,其中在宁乡就有18个昼夜,更是留下了躬身为民的动人情景。当有群众反映,搞公共食堂、大锅饭再吃下去就会走入绝境时,他无比真诚地向乡亲们说,“对不起大家”;当看到有群众没房子住时,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当时的县委负责同志,“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并马上安排把自己的旧居分给群众;当发现大炼钢铁把山林砍得光光的时候,他严肃指出,“这样砍下去不得了,要保护山林,把山里绿化好”。他对家乡人民有大爱、无私情,当亲戚朋友请求帮助进城工作,他都没有答应,没有给予特殊的照顾和便利。

  高山仰止,风范永存。刘少奇同志离开我们将近50年了,家乡人民永远爱戴他、怀念他,特别是在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更是引发了家乡人民无比的崇敬、无限的追思。

  把少奇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宁乡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既是全市党员干部的首要责任,也是家乡人民纪念和告慰刘少奇同志的最好方式。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学习弘扬刘少奇精神,进一步增强建好刘少奇同志家乡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宁乡的新征程,把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诠释作为刘少奇同志家乡的责任与担当,表达家乡干部群众的无限景仰与思念之情。

  (湖南日报记者 唐婷 周帙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