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奇制胜的神头岭伏击战
神头岭伏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在山西省潞城县神头岭组织的一次带有神奇色彩的战斗。此役激战2个多小时,我部以伤亡240人的代价击毙敌1400余人、俘敌8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300余件、毙伤和俘获骡马600余匹。这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入侵晋东南地区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策应了兄弟部队在晋西地区的作战行动,以至于日军承认,这次战斗是八路军“一流的伏击战”。
战法运用“奇”——围点打援。1938年3月8日,第129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批示,拟定了“在黎城、东阳关、涉县之线,寻求敌人弱点或诱其暴露弱点而痛击之”的作战计划。战前,结合我同日军兵力、火力等差距较大的实际,对邯长公路上的敌情作了详细侦察和分析。从侦察和战斗中缴获的文件得悉,该公路沿线各县城均有敌军驻守。其中黎城是敌之重要兵站基地,存放有日军晋西会战的粮食、辎重、武器、弹药等物资,守备兵力相对薄弱,是敌敏感之点;黎城以东的涉县日军驻守有400余人,而黎城西南的潞城是敌在长治地区的重要据点,驻有日军精锐部队第16师团和第108师团3000余人。根据敌一处受袭、他处必援的规律,一旦我围攻黎城,涉县、潞城之敌必出兵援救。因此,我军决定采取攻其所必救,歼灭其救者的“围点打援”战法。以陈锡联率第385旅第769团佯攻黎城,并阻击涉县的小股援敌,另以2个团为预备队,在黎城周边大造声势,设饵“钓鱼”,以吸引潞城之敌前来增援;以陈赓率第386旅3个团,在潞城至浊漳河畔的潞河村之间设伏,一举歼灭援敌。
地点选择“奇”——平坦地形设伏。在明确打援任务后,伏击地点选择问题,又成为第386旅作战会上争论的焦点。伏击地点离“围点”的黎城太近,唯恐敌冲破包围,我攻城部队易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离敌据点潞城太近,敌一旦发现我企图,便有可能调头缩回城内,无法完成“打援”任务。最后,在国民党的军用地图上,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神头岭。从地图上看,神头岭位于潞城、黎城之间正中位置,且有高地、矮坡,公路从沟底通过,虽然壕沟不深,但在平原上打伏击,这已经是最理想地形了。而以胆大心细著称的陈赓却执意要去神头岭现地一探究竟。结果,现地情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冷汗直流。原来神头岭附近地形与地图上完全不符,地图上公路从沟底通过,而实际却在光秃秃的山梁上,且山梁较窄,路两侧几乎没有隐蔽物,不但不便于大部队隐蔽,攻击队形也难以展开。公路北侧虽有深沟,但不便于预备队运动,敌居高临下,反而会使我方陷入困境。
虽然按常理来讲,神头岭并不是打伏击的好战场;但经过缜密的现地勘察,从来不打没把握之仗的陈赓却认为,伏击战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该地形不够险要,敌也肯定认为不会设伏,易产生麻痹心理,这正是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进行伏击的绝佳之地;公路两侧虽隐蔽物较少,但却有国民党军队留下的残弃工事,且离公路仅几十米至百米,因该公路是敌常走的运输路线,早已对旧工事司空见惯,按照惯性思维,敌根本无法预料和提前发现我在工事内隐蔽待机;山梁狭窄,我方部队不便于展开,但在我突袭之下,敌更无法展开队形还击,“独木桥上打架,先下手为强”。
战术配合“奇”——兵火协同默契。3月16日凌晨4时,担负“钓鱼”任务的第769团开始突入黎城城内,与敌展开激战,不明真相的日军分别向涉县和潞城请求增援。涉县以数百人乘车来援,至东阳关被第769团主力阻击,被迫撤回涉县。与此同时,第386旅以1个连兵力,在潞城东北1505高地袭扰潞城之敌,使敌不敢倾巢出援,分散其兵力,减轻主力伏击压力,最终致使敌抽调步骑兵1500余人向黎城增援。9时30分许,当日军增援部队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第386旅3个主力团从三面向敌突然发起攻击,拦头断尾掐腰,顿时将敌截为数段,犹如神兵天降,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四处奔逃。正如旅长陈赓所料,因公路地形狭窄受限,敌根本无法展开战斗队形,重火力更是无法施展,只能就地拼死顽抗。此时,火力协同的炮兵与以往将阵地设在步兵阵地之后实施间瞄射击不同,充分利用伏击地形居高临下,像步枪一样采取直瞄方式,并及时根据射击效果校正精度,取得了出奇成效。战斗接近尾声时,敌一股残部窜入神头村内企图凭借民房和窑洞固守待援,也很快被我军消灭。战至11时30分,除百余敌人由潞城方向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神头岭伏击战中,八路军战法运用精妙,地点选择准确,战术灵活多变,充分体现了游击战的精髓。此战之后,日军对八路军刮目相看,甚至还专门用汉字在自己的装甲车上写下“专打386旅”的标语,可见这一战对日军造成的威慑。就连在伏击战中逃跑的日本《东亚日报》随军记者本多酒沼也在《脱险记》中写道:“神头岭战斗大伤皇军元气,八路军的灵活战术,实在令人难以琢磨。”(叶秋玲 吴云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