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文化共享

和声细语的力量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6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旭刚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有理不在声高。只要道理在你那里,与嗓门高低没有关系,不用辩驳,就能解决问题。党员领导干部深谙“有理不在声高”的道理,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就能善用“和声细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但也应看到,还存在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

  “和声细语”通俗来讲,是指说话时和蔼温存,不带一丝怒火与抱怨,有非常入耳令人舒服的意思。党员干部面对人民群众,无论是做思想工作,还是做服务工作,就应该有这样的“和声细语”。

  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在基层工作,头绪多,压力大,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时,“和声细语”不管用。面对这样的问题,党员干部应改进自身,用真诚筑牢群众信任的基础,用爱心架起密切干群联系的桥梁,在摸爬滚打中学会与群众沟通的技巧,淬炼做好群众工作的真本领。

  自身正,无令则从;自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如果自身行的不端,说一套做一套,别说“和声细语”没人理会,就是喊破嗓子也不会有人听。做任何工作,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关键要做出样子。只有这样,“和声细语”才会事半功倍。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以“无声”胜“有声”,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赞许。

  面对群众,不耍态度,不动怒气,不逞官威,始终做到“和声细语”,必须要增强群众观念。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自己的言行中,要敬畏群众,尊重群众,不能随心所欲;遇事要同群众多商量,主动问需、问计于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事业的发展。

  《孟子·公孙丑上》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方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这其中讲的就是以理服人的道理。党员干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不仅要做到“和声细语”,而且还要做到“理直气壮”,政策讲得清,道理说得明,才会入耳入心,取信于民。要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深吃透把握准,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讲解和宣传。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掰开了、揉碎了,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只有这样,无论是面对艰难险重的任务,还是置身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声细语”才会起到凝聚和号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