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窑洞大学”育英才
——干部教育的壮丽诗篇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宝塔山、杨家岭、枣园……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寻根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汲取奋进力量。
跨越时空,百年大党的干部教育实践积厚流光、历久弥新。
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在延安13年。在这里,百年大党的干部教育体系完成了奠基。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革命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后,深刻认识到,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建设大党”、克服“工作中的缺陷”,必须深入开展在职干部教育,创办“无期大学”。
肩扛国家民族命运,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干部队伍建设史上开创性的探索:把在职干部教育摆在“第一位”,设立干部教育部,从上到下建立较为完善的干部教育管理体系。发布《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等文件。将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定为干部学习节,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日两小时的学习制度。提出“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坚定的学习行动,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品格愈加鲜明。
“认字在背包上,桌子在膝盖上”,全党空前的学习热潮,推动干部教育在实践中创新性发展:在内容上,开展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理论教育;在方式上,根据从事工作、文化水平的不同,分类编组、分级指导,差异化学习;在机制上,勤学者奖,怠惰者罚……大规模开展在职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也为干部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我要去延安”!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成千上万追求真理的革命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向延安。把这些青年培养成抗战有生力量,“必须大量设立各种培养干部的学校”。
从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到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从培养党政、军事干部,到培养科技、艺术干部;从中央部门领导的学校,到各分区、县主管的学校……从1937年1月到1945年8月,延安及其周围地区先后恢复或创办30多所干部院校,整个延安俨然成了一座大学城,为青年成长培植了丰厚沃土。
对这些学校,中央领导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东经常到这些学校为学员授课。为了给抗大师生讲好《矛盾论》和《实践论》,他阅读了《资本论》、《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等众多书籍,写下大量心得、札记和批注,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来准备,这让他的演讲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也都到干部教育第一线授课或作专题报告。不少领导同志还亲自上手编写教材,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完善中。革命领路人的示范和推动,有力推动了干部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结合,形成了适应当时革命战争与边区建设需要的全新干部教育模式。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广大干部在艰苦环境的熔炉里淬炼、学习,快速成长。中国共产党书写出全球瞩目的“窑洞大学”育英才的壮丽史诗。
相关统计显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培养了约百万名干部。“不发枪,不发炮,只发干部和电报”,一批批党员干部从黄土高坡出发,被派到敌后,建立、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