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带好头 脱贫有劲头
党员带好头 脱贫有劲头
——记云南福贡县鹿马登村党总支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村的脱贫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我们要继续奋斗,带着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6月15日,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村的活动场所,村党总支书记普叶早带着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后激动地说。
谋脱贫促增收的主心骨
“草果喜阴,我要去看看遮阴网有没有需要维护的地方。今年长势不错,能卖不少钱。”一大早,村民友发生就去自家的草果地里巡视了一圈。在村里党员带动下,他开始发展草果产业。现在,他家的草果从最开始的几亩扩大到了20多亩。
鹿马登村依山而建,村里以傈僳族、怒族群众为主。就在3年前,村里半数以上群众还处于极度贫困中,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2016年,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正式履职,“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鹿马登村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连绵的群山,曾制约鹿马登村的发展。面对鹿马登村户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的实际情况,在村党总支带领下,鹿马登村坚持“资源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林、致富靠林”的发展方向。
草果、核桃、茶叶等经济作物被引了进来,林下经济风生水起。2017年,村党总支班子结合鹿马登村气候土壤、发展前景以及农户种植意愿、技术基础,在全村分区域打造草果种植、中蜂养殖、中草药种植等产业。
短短两年多时间,鹿马登村就有了喜人的变化。到2017年底,鹿马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原来的368户减少到134户,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6万元。“我们有信心,今年底我们的村民们就能全部实现脱贫。”普叶早说。
图发展暖人心的担当者
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前行,一幢幢橘瓦粉墙的小楼错落有致。这是鹿马登村新建的易地搬迁点。
“原来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地势陡峭坡度又大,一到雨季,就危险得很,有时候根本不敢住人。”指着远处山上的坡地,村民余四邓心有余悸。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6年,易地搬迁项目启动,抗谷、抗朵等四个村民小组的贫困户被就近安置到这里。
面对资金困难,村党总支积极主动担当作为,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面对通往易地搬迁点的公路经常处于中断状态的困难,组织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投入运输车辆,通过开挖排水沟、填埋石块等方式恢复了道路畅通,保障了建筑材料的运输。
2017年底,4个村民小组116户贫困户彻底告别了过去漏风漏雨的篾巴房,搬进了新房。坐在敞亮的新居里,余四邓高兴地说,“党员带头干,群众互帮互助已成村里新面貌。”
“阿克己(傈僳语:好极了)!”说起村里的党支部,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村民开早员竖起了大拇指。为了做好服务凝聚党员的工作,村党总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经常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及时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解决一些急事难事。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七一”、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给予关心和帮助。“做好党员的‘知心人’”这句话一直记在普叶早的心里,“要让大家真正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抓教育强信念的领路人
“党员就是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村民此福生的家里,一场特别的火塘夜话正在进行着。过去,村里面没有好的活动室,村小组之间路途遥远,党员们就自发地聚集在条件好一点的村民家中开会讨论问题。
“场地接地气,村民们交流起来也更能畅所欲言。”普叶早介绍,像火塘夜话这样的党员活动还有很多,入户宣传、群众大会都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
为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驻村工作队、村党总支组织3个党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采取每周一开展国旗下的党课、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党员大会集中学习以及上党课等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会和驻村工作队、宣讲团一起研究,用党员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脱贫攻坚的一系列举措。”普叶早说。
把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技术技能作为“扶智、扶志”的重要抓手,鹿马登村党总支充分利用党群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升脱贫致富技能。“要为大家做实事,还要带领大家做实事。”草果种植能手邓里夺和几名党员干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为村民们分忧解难。
“这几年,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鹿马登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内生动力也更加充足。”怒江州委组织部部长柴万宏说,“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党组织;遇到矛盾纠纷时,他们首先找到的也是党员干部。鹿马登村党总支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每一名党员都树起了一面旗帜。”